为乡村振兴注入司法正能量 ——记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银达法庭

发布时间:2024-07-04 11:56:26     来源:法治甘肃网

祁连雪山,戈壁水乡,红色银达。酒泉市肃州区城郊八公里处,一座庄严的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银达法庭,在绿树的掩映下昂然挺立。

近年来,银达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就地解决纠纷,从源头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我们村上十几户人家的制种地都被李某的农药害了,要求村委会处理,请法官快来帮我们解决一下。”近日,肃州区果园镇西沟村村委会王主任打电话向银达法庭求援。法庭第一时间介入此事。经了解,是李某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导致邻近农田大面积受到药害,虽然采取了抢救措施,但还是受损严重。

“务必及时化解纠纷,防止矛盾升级。”法官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村干部以及涉纠纷的农户到田间地头对受药害农田的位置、受药害的情况、所耕种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查看拍照,现场取证。随后,又走访了多个制种公司、当地农技站、相邻田地的农户,考察了解当地同时期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收购单价等,分别确定每个农户的受损情况。最终在司法所、村组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协助下妥善化解了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仅仅是银达法庭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银达法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之乡”优势,抢抓乡镇特色经济的黄金时机,高效审

理民商、涉企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司法正能量。

在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田埂上,银达法庭的干警们肩扛国徽,手拿法槌、卷宗、桌牌、印泥,奔波在银达镇、果园镇、边湾农场、丁家坝农场的管辖区域内,通过普法宣传、巡回审判、公开宣判、集中执行,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传播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扑下身子倾听乡亲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最想解决的疑难问题。

“真是多亏了银达法庭,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才让我们一次性拿到560万元转让费。”

今年5月,一起因被告公司资金断裂,无法支付土地转让款,导致该土地上的建设项目无法继续的合同纠纷案诉至银达法庭。

案件处理过程中,当法庭得知有投资人愿意投资该建设项目时,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及投资人进行沟通,远程进行调解,最终促成投资,原告因此也顺利拿到了土地转让费。

解纷永远在路上。银达法庭的法官们始终坚守主阵地,深度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如我在诉”之心寻求实质解纷最大公约数。近年来,银达法庭依托村组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行动,强化矛盾纠纷一线排查、一线化解,实现法庭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形成了“非诉调解、诉前调解、诉讼调解、依法判决”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喻培俊 何金慧)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