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白银区法院能动履职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

发布时间:2024-06-13 22:10:34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白银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履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深化诉调对接,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全力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狠抓诉源治理让纠纷化解于诉前

“抓诉源治理,核心在源不在诉。我们只有主动作为,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白银区法院党组成员、四级高级法官郭树宏说。

2023年9月10日,郭树宏与白银区信访局的工作人员通力协作,成功调解一起因施工意外死亡赔偿案件。

乙方为甲方临时雇用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乙方由于心脏病发而导致意外身亡。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通知乙方家属,就乙方死亡一事进行善后处理。乙方家属就此事对甲方提出了120万元的赔偿诉求,但甲方认为自己只是临时用工,且事故是由乙方自身心脏病发导致,不应该赔偿这么多钱,请求对该案件进行调解。经过数轮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甲方支付乙方死亡赔偿金60万元,至此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白银区法院派驻一名资深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在白银区综治中心与人民调解员一同办公、一同调解案件,指派党组成员、四级高级法官不定期指导调解工作。今年以来,白银区法院共向区综治中心流转案件1280件,成功化解矛盾721件。诉前分流调解不但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还满足了他们快速解纷的需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诉前调解让矛盾化解更高效

2023年10月20日,被告杨某驾驶车辆与横过马路的原告苏某发生碰撞,造成苏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杨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苏某无责任。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苏某遂提起诉讼,要求杨某及保险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16万余元。

为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省司法资源,承办法官向当事人充分释明诉前鉴定的优势后,引导当事人申请诉前鉴定,通过调解平台将鉴定程序移至诉前办理,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后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后,调解人员即刻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诉前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疏导,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

白银区法院诉前调解团队采取诉前调解“三个五”(五心、五快、五调解)工作法,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书记员发挥了专业性、权威性、精准性优势,部分矛盾在法院诉前调解中得到化解。今年以来,诉前调解团队已成功化解各类案件近1000件。

按下“快捷键”跑出解纷“加速度”

今年5月24日,白银区法院审结了一起购房人逾期还款,开发商代偿后要求购房人支付代偿款项的追偿权纠纷案件。法官在法庭调查过程中,适时穿插了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因案件事实清楚,责任清晰,又无法快速达成调解,故按照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当庭宣判,当事人对判决内容无异议,对案件一审终审也无异议。

从立案到结案用时3天、从审理到宣判仅用时半小时,实现了案结事了,也充分体现了小额诉讼快审快结、提质增效的作用。

今年5月12日,白银区法院第一份《诉前鉴定意见》由承办法官发放到当事人手中,因为前期工作的严谨、完备、合法,当事人对鉴定意见均无异议,承办法官在此基础上5天就将案件调解办结。

诉前鉴定将司法鉴定由“诉中”转变为“诉前”,有利于当事人根据鉴定意见确定诉讼标的额,增加矛盾纠纷化解的可预见性和可接受性,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也能够有效缩短办案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提升。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