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好!执行款我收到了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耶!”近日,申请人李某操着浓浓的乡音在电话里给执行法官道谢。李某等10名务工人员因某劳务公司未按期支付劳务费诉至敦煌市人民法院,办案人员能动司法,从立案、执行、扣划款项到案款发放倾力相助,使李某等人顺利拿到了工资。
2017年,武威某公司承包由敦煌市某单位负责的幼儿园迁建项目后,将该项目部分工程分包给某劳务公司(任某实际控制),李某又从某劳务公司、任某处分包了部分劳务,并组织数10名农民工进场施工。工程完工后,敦煌市某单位因资金困难欠付武威某公司工程款及利息合计700余万元。后李某以欠付劳务费为由将某劳务公司、任某诉至法院。敦煌市法院判决支付李某劳务费及利息等136万余元,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
“考虑到本案涉及众多农民工切身利益,如不及时妥善解决,极易引发农民工集体讨薪,我们一边召集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召开现场协调会,一边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及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查询冻结。”执行法官介绍说,在充分了解了纠纷起因、申请人诉求、深入调查企业经营现状及工程款发放进展等情况后,执行团队对双方进行了疏导答疑、政策解读,并运用系统思维,抽丝剥茧,厘清了“敦煌市某单位(工程负责人)→敦煌市某国企(发包人)→武威某公司(总承包方)→某劳务公司(分包企业)→李某(农民工召集人)”的条线分包关系和连环债务关系。从而有的放矢,寻找突破口,加快案件执行进程。
随后,执行团队通过网络查控得知,被执行人某劳务公司、任某账户仅有银行存款6000余元,再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
执行团队根据工程总包分包关系,抓住执行源头症结所在,多次与敦煌市某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耐心释法答疑、分析利弊,劝导对方多换位思考,争取支持配合。同时,敦煌市法院与政府机关建立协调联动解决机制,在多方力量敦促下,敦煌市某单位承诺将筹措部分资金支付总承包方。考虑到总承包方武威某公司因欠账较多,所有账户均被法院冻结,执行法官立即与该案被执行人某劳务公司沟通,申请立案执行其与武威某公司一案,并及时启动联动执行机制。敦煌市法院将敦煌市某单位筹措的300万元工程款作为某市劳务公司到期债权予以执行,并将其中136万元分配至李某案件,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案件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被执行人市劳务公司任某既惊又喜,连连点赞。
“执行工作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这起劳务纠纷案,执行法官以‘另案线索’为突破,通过协调联动解决机制,合力化解了矛盾纠纷,不仅及时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效化解了潜在社会风险,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司法力量。”敦煌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迎春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