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法院喜泉法庭举办“法治夜校”课堂

发布时间:2024-04-28 10:42: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高嫁彩礼不可娶 喜事新办幸福长

——景泰法院喜泉法庭举办“法治夜校”课堂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4月24日晚,景泰县法院喜泉法庭举办了一场以“高嫁彩礼不可娶 喜事新办幸福长”为主题的“法治夜校”课堂,30余名村民前来聆听。

  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案件大数据筛查等形式,喜泉法庭深入分析辖区群众的法治需求,考虑到在各个法律领域中,家事法向来具有本土性特点,而移风易俗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社会迫切需要由浸润着正确价值关怀的司法裁判提供指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喜泉法庭精心打造个性化普法清单,为群众送上精准对位的“法治夜校”。

  景泰县法院家事法庭法官高秉琴先是用方言询问村民们对于彩礼和婚姻家庭方面有什么疑惑和问题。村民们积极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针对大家的疑问,高秉琴法官一一进行了解答。法官以高价彩礼带来的社会危害为切入点,对彩礼纠纷案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对妇女儿童在婚姻家庭、劳动保障、依法带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和法律途径。

  喜泉法庭庭长孙得军向村民们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 围绕彩礼的内涵、特点、法律性质、返还条件、范围与比例、彩礼返还之诉的主体等方面作了贴合实际的详细讲解。法庭干警向听课人员分发了宣传资料和《“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美,营造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坚决抵制包办、买卖婚姻、借婚姻名义索取财物,引导父母从子女家庭幸福长远出发,理性对待给付彩礼的问题,让彩礼定义为“礼”而非“财”。

  “法治夜校”搬到群众“家门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实现了“零距离”普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