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法院打造“8+1+N”诉源治理体系 民商事一审案件收案数连续4年下降

发布时间:2024-04-09 21:56:53     来源:甘肃法治报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朱泽林 李晓虎)面对案多人少矛盾和县域经济发展形势,近年来,山丹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工作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诉源治理、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大业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打造“8+1+N”诉源治理体系,推动一站式工作向基层、向社会、向网上、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实现了民商事一审案件收案数连续4年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

8个乡镇基层调解组织实现诉源治理全覆盖。依托“法官进网格”活动,积极构建“法官包村(社)挂点”指导基层调解机制,在全县8个乡镇、12个社区设立诉讼服务、诉调对接法官工作站,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乡镇村社。成立20个指导联系小组,悬挂法官挂点包村服务公示牌,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1个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诉源治理精准化。依托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就县内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统筹协调,引导非诉纠纷及时分流调处。对接县数字化社会治理平台,在“平安山丹”微信公众号设立“调解申请”网上窗口,群众可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形式在平台上反映诉求,中心受理后,及时导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调解组织或调解员限时调处并司法确认。据统计,2023年,共委派山丹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诉前调解案件2542件,调解成功率达51.57%。

N个行业调解组织实现诉源治理专业化。积极吸纳专业调解组织入驻部委“总对总”人民调解平台,会同人行山丹支行、县妇联、工商、发改等部门制定金融、商事、价格争议、家事、劳务等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形成涵盖金融、劳务、中小微企业、家事、商事等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的“N”种联调化解合力。成立“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诉(裁)调对接工作室、“3+N”巾帼工作室,形成协调指导、联席会议、对接流程等制度规范,构建专业审理和柔性化解纠纷并举的司法服务新模式,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联防联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目前,已有5家行业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机制,21名特邀调解员在册参与诉前调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