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为进一步落实好诉源治理工作,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法院草峰法庭践行“枫桥经验”,“法官化身调解员”解决当事人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3月8日,崆峒区人民法院草峰法庭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快速处理了3起小额金钱给付案件。
原告和被告之间或为同事朋友关系,或为劳务合作关系,因社会往来存在经济纠纷,原告多次催要均无果后诉至法院,为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办案法官阅看卷宗后了解到案件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希望法院调解,办案法官多次和原、被告双方进行电话联系,通过客观公正倾听当事人诉求、分析矛盾、纾解心结,最终三起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就金钱给付内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收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为落实省法院把诉源治理纠纷解决在前面的部署要求,切实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阶段,崆峒区法院草峰法庭将持续以诉源治理为推手,以诉前调解为切入点,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帮助老百姓以最小的诉讼成本实现最大的诉讼效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