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墩法庭:“三结合”化解家事纠纷

发布时间:2024-01-26 09:42:53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秦州区法院七里墩法庭在办理家事纠纷案件中,深入践行“三结合”工作模式,依托多元解纷机制,推进家事审判工作专业化,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将审判与调解优先相结合

  设立专业化家事审判合议庭,合议庭成员由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家庭生活经验、善于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的法官组成,人员相对固定,专门负责协调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婚姻、赡养、抚养、继承等矛盾纠纷。同时,由具有心理咨询、基层调解经验或妇联系统的女性担任人民陪审员,负责调解工作和心理疏导。通过设立合议庭,确保家事审判团队的适岗性,不断强化家事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水平。

  严格贯彻调解优先原则,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坚持合法自愿的原则,将“劝、批、谈、教”等方式相结合,努力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充分发挥长辈在解决家事纠纷中的作用,适时召开家庭或家族会议,从法治、人情、伦理和习俗等方面探寻当事人矛盾的根源,寻求解决之策。

将立案与多元解纷机制相结合

  优化立案方式,实现家事纠纷现场、口头、电话、手机、网络立案有效衔接,制作家事纠纷工作指引上墙张贴,并在诉讼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公开公示。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矛盾不激化的家事案件,在“快”字上下功夫,做到“简案快审”;对案情复杂,双方对立情绪大的家事纠纷,采取“五心模式”(静心、谈心、掏心、交心、舒心)做调解工作,做到“繁案精审”。

  同时,牢固树立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思路,努力构建三级纠纷化解平台,既坚持“引进来”,落实人民调解员制度,又主动“走出去”,与妇联、民政局、街道(镇)、居(村)委会等协调配合,积极打造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平台。

将回访与长效宣传相结合

  坚持家事案件判后常态化回访,承办法官根据办理的具体个案,结合诉前、诉中掌握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及时掌握案件处理后续状况,跟进当事人生活及心理状态。对仍有矛盾的当事人,采取劝解、教育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并对相关案件进行回访,便于数据筛选、统计,为家事案件处理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近三年来,对30余组家庭进行回访,有效延伸家事审判社会功能,体现人文关怀,传递司法温度。同时,选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家事纠纷案件,组织干警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通过播放普法短视频、发放法治小册子等方式,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实现普法宣传入人心、接地气、零距离。(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