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兰州铁路运输法院与兰州、白银、定西、兰州新区等行政案件辖区内政府和行政机关召开府院联席会议(2023年9月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李宗儒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包霞
2023年,兰州铁路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遵循省高级人民法院“七院建设”“四强要求”“三大目标”总体工作思路,按照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1345”具体工作部署,立心铸魂强担当,守正创新开新局,在履职尽责中践行为民宗旨,在优化职能中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频现,为全省法院多项指标迈入第一方阵贡献了兰铁力量。
突出“政治建院”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不断锻造精兵、不断提升素能。”这一年,兰铁两级法院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抓三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围绕中心大局,以能动司法履职尽责,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实现长足进步、取得较好成绩,10余个集体50余名干警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一年来,兰铁两级法院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树牢“开门抓党建”意识,做好司法宣传,自主举办“政治理论大讲堂”7期,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14次,先后围绕7个专题开展了交流研讨9次,组织参加各类培训40期2945人次,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数篇信息在《人民法院报》上进行刊载,三个支部工作法被省法院推荐,中院党建创新案例《“智慧党建”开启融合发展“新引擎”》荣获甘肃省机关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同时,兰铁两级法院制定各类行动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行动,形成具体措施,推动各项行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省法院督导组的肯定。
兰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兰州铁路运输法院、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涉铁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为涉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搭建起新平台(2023年7月1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李宗儒摄
坚持“改革强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寻求案件的“最优解”;坚持能动司法,精准服务市场主体……这一年,兰铁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守正创新、奋力攻坚,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不断推进两级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府院联动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加强矛盾前端预防,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兰铁中院制定出台了《行政审判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切实解决行政审判中一审案件质量不高、法律适用不统一等问题。贯彻落实省政府和省法院《关于健全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与兰州、白银、定西、兰州新区等行政案件辖区内政府和行政机关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签订《关于加强府院联动机制的工作备忘录》,推动府院良性互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全年共受理行政案件669件,开庭审理37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全部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为100%。
一年来,兰铁两级法院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持续深入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开展“法官走沿线”系列活动。不断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正式揭牌启用涉铁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并与中铁二十一局初步达成成立调解委员会意向。一年来,走进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开展普法宣传、靠前解纷等活动100余次,受理涉铁案件165件,利用涉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调撤涉铁纠纷案件102件,调撤率达62%,涉案标的额近6.25亿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哪里有问题,哪里问题多,就去哪里。兰铁两级法院找准“铁法护航”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如我所诉”的意识,积极回应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建立“院长+会长”工作机制,扎实深入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全年对接走访企业167家,走访、对接、调研883次,帮办实事279件,与企业家座谈会10余次,发放《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手册》300余份,答疑解惑19条。
聚焦“第一要务”全力护航社会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这一年,兰铁两级法院锚定目标、靶向发力,大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实现审判效率、质量、效果和司法公信力同步提升,奋力书写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司法“答卷”。
为全力护航社会稳定,兰铁两级法院坚持在平安法治建设诠释司法担当。受理省法院指定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杨某基、史某臣等刑事案件得到稳妥审理。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123件,总体案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7.55%,二审刑事案件开庭率58.82%,排名居全省第一,受到上级法院的肯定。
全力开展执行专项行动,聚焦关键指标,扎实开展“陇原风暴”执行,执结案件1159件,执行到位金额52816.74万元,发放案款24457.91万元,查封车辆178辆,房屋113栋、房产33套,续冻股权6笔,腾退商铺1844.472㎡,保全3255.7万元,全年两级法院“3+1”核心指标全面提升。办理的甘肃某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执行案入选甘肃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六大典型案例。
做实“文化育院”全面提升司法素能
文化是法院的根和魂,根深则叶茂,魂定则业兴。这一年,兰铁两级法院大力推进“文化育院”,兰铁中院文化展馆入围“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同时持续在理论调研方面发力,连续18年被省法院评为“理论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为持续推动文化培根铸魂,兰铁两级法院融合推进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注重成果转化,养成勤于、善于学习和思考的文化自觉,推动理论研究转化为丰富的文化载体和形式,不断提升理论研究质量,为服务保障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一篇论文荣获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
坚持从审判中来,到审判中去,注重调研内容的针对性与研究成果的积极转化,主持的2021年省法院重点课题《数字经济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研究》顺利结项,结集出版了《司法改革与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兰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优秀调研成果集》。全年共有16篇论文在各类国家级征文研讨会上获奖。
历史刻度,钤印司法里程;闪亮答卷,昭示未来之路。新的一年,兰铁两级法院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按照2024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工作部署和省法院党组“七院建设”“四强要求”“三大目标”的工作要求,牢记初心使命,接续奋斗、担当作为,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在“甘肃实践”“兰铁样本”持续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兰州铁路运输法院
一年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把握重点关键,以高质量司法彰显担当作为,以实干破题护航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新征程。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审判始终,除依法追赃101.18万元外,督促电信诈骗罪系列案被告人主动退赔59.2万元,全力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
持续做好“铁”字文章。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法官走沿线”系列活动,靠前解纷、答疑释惑;创建“院长+会长”特色沟通联动机制,为高效化解保险纠纷提供司法助力,利用保险纠纷三级调解机制化解纠纷32738件,调解金额10.44亿元;启用涉铁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化解涉铁纠纷144件,标的额6.25亿元。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召开府院联席会,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与兰州、白银、定西三市司法局、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关于加强府院联动机制的工作备忘录》;落实“三个一”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开展巡回审判2次10案,庭审观摩36次,座谈交流15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高效兑现胜诉权益。执结涉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案件178件,执行到位金额1.37亿元。开展“雷霆2023”“陇原风暴”执行行动,执行“3+1”核心指标全省排名第14名。
一站式建设争先进位。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纲,以“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行动为抓手,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一站式建设”提升进位工作。受理诉前调解1464件,成功调解1211件,成功率82.72%;音视频调解522件,网上立案1485件,网上交退费1191件,电子送达2064件,提供453次网上阅卷服务、1517次安检一码通服务、1506次开庭避让服务。
望闻问切擦亮营商名片。推进“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主动联系对接48家企业,走访调研239次,座谈交流16次,“法治体检”59次,帮办实事87件;设立“法官驻企工作室”“法官联系点”7个,拓宽服务辐射面;开展“民营企业家法院行”活动,聘请9名特邀观察员;开通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实现从诉前到执行全流程缩时、降费、增益。
治本控源筑牢稳定基石。开展“半年清积”攻坚行动,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提前清零;抓前端、治未病,针对行政执法规范化、物流运输、轨道交通运行等,制发司法建议16份,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党总支联合兰州铁路局企法部开展“让党旗飘扬在铁道线上”主题党日活动(2023年10月25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王亚丽摄
党建引领创建特色品牌。打造“铁法解纷护航丝路”党建品牌,开展“让党旗飘扬在铁道线上”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座谈交流、登门纳谏,积极回应司法需求;与行政机关、铁路企业、律师团体等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23次。
武威铁路运输法院
一年来,武威铁路运输法院积极探索基层铁路法院融入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路径,有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治忠诚的根基更深。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构建起“党组+中心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员个人”的共学体系,开展各类集中政治理论学习108场次,研讨交流47场次。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武威铁路运输法院全体干警进行宪法宣誓(2023年12月4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魏斌 摄
担当作为的韧劲更强。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如我在诉”情怀解“法结”化“心结”。承办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工作原则贯穿审判全过程,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方式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寻求矛盾化解的突破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释法明理,案件调撤率达73.84%,增强了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
坚持“快立、快审、快调、快结”,有效缩短审理时限,简易程序适用率98.32%,工作成效在全省基层法院排名靠前。
司法为民的底色更亮。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禁毒日等重要节点的广泛影响,深入开展送法“四进”活动20余次,院长受聘为铁路中学法治副校长,班子成员带队下沿线走企业,普法宣传活动深入人心、有声有色。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类别的个性化普法“大餐”,精心制作《民法典》《防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普法宣传手册,到“家门口”进行“一站式配送”,以更精准的服务把法律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清正廉洁的底气更足。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执行庭党支部“三聚焦三强化”支部工作法被评选为省法院及直属法院2023年度优秀党支部工作法予以通报表扬。微视频《法治宣传进校园护航青春助成长》,被选为“全省法院‘三微’优秀作品”。在兰铁两级法院2023年优秀新闻宣传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
西宁铁路运输法院
一年来,西宁铁路运输法院立足审判工作中心,受理审结各类案件同比上升24.58%和8.1%,收结案创建院41年历史新高。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环资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针对高发、易发的案件,深入到案发地开庭宣判,以案释法,营造严厉打击环境犯罪的高压氛围。推进协同治理,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就刑事案件中涉案活体野生动物收容、救助、放归等工作进行商谈对接,联合青海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对湖域生态环境开展补给性修复。扩大环境司法影响力,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一律启用“3名法官+4名人民陪审员”的七人合议庭模式。审理的被告人索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被中央电视台《法治深壹度》栏目深度报道。2023年3月8日公开开庭审理首例环境资源类案件,年内受理环资案件35件。判决11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承担生态修复费用120万余元。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审结行政及行政赔偿案件414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15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为30.91%。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与西宁市司法局共同制定《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十条措施》,采用“诉前协调+诉中化解+判前释法”模式,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坚持府院联动同向发力,充分发挥“一个中心+七个分中心”行政争议化解机构作用,与西宁市、区司法局召开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联席会议,在如何进一步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工作有效衔接,提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成效等方面达成共识。延伸裁判指引作用,坚持诉前、庭前、判前沟通,推动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将司法建议作为诉源治理的重要抓手,在一起48人诉某住房和保障管理局履行法定职责案件中,针对发现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存在失监、失管等薄弱环节提出司法建议,得到被建议单位回复和采纳整改,有效发挥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推动社会治理“大文章”的作用。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
一年来,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成功创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审判执行工作总体呈现收案数上升、结案数上升、结案率上升、未结案件数降低的“三升一降”态势。
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持续深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实行“三合一”审判模式,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在司法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出了铁路法院“案件审理+生态修复”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模式新机制。先后建成4个集巡回审判、生态修复、宣传教育、综合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及修复示范点,成为宁夏环资审判工作的亮点,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工作报告。在审理罗某某等人非法猎捕野生苍鹭案件的过程中,为救助孵化出的1300余只苍鹭幼鸟与自治区林草局、财政厅、公安厅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苍鹭幼鸟养护资金,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救助方案,最终使涉案野生苍鹭幼鸟得到有效救助,并成功放飞大自然。
持续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发挥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工作优势,持续加大诉源治理工作力度,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纵深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较去年上升8.10%。组织召开府院联席会议,与行政机关联合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定期向银川市人大推送行政案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行政机关败诉情况,坚持巡回审判工作,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开展讲座、组织案件庭审旁听等形式,有效促进了行政机关规范化执法,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
推动党建队建融合发展。创建以“深耕司法葆本色、‘五铁’领航新征程”为主题、以传承践行“五铁”精神为内容,以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目标的“火车头”党建品牌,并通过自治区高院机关党委推荐申报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建品牌。与自治区相关厅局、银川市县区行政机关等部门开展各类有形有感有效的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建与重点工作、审执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干警司法能力提升,举办各类培训班、书记员大比武大练兵、司法警察体能技能训练、法官传帮带、举办联合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干警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作风形象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