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法院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立足岗位实际推动帮扶措施落实落地,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帮扶村实际,创新推出帮扶工作“
八大举措”,切实推动临夏县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持续贡献力量。
党建帮扶
激发基层堡垒“内生力”
省法院对标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对8个帮扶村党建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配备教育设备、赠送学习书籍、更新文化标识,为开展党建活动创造基础条件。开展“支部共建夯基础”活动,通过与帮扶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严格组织生活、规范支部运行等方式,不断提升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组织送法下乡、公益劳动、慰问老党员等主题党日活动10场次,不断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
法治帮扶
撑起乡村治理“安全网”
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法律知识和矛盾调处经验丰富的职能优势,围绕农民工权益保护、土地流转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日全民法治教育、“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协助村两委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不断提高农村群众法律素养,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同时,临夏县刁祁镇围场村和多麻村驻村工作队历经半年多努力,成功化解一起跨越两个村、困扰双方家庭多年的婚姻家庭纠纷,使破碎的家庭归于完整,未成年子女得到妥善抚养,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10月,省法院帮扶的临夏县尹集镇新发村被省民政厅命名为“甘肃省村规民约先进村”。
智力帮扶
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
聚焦一线帮扶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需求,充分发挥省法官学院教育培训基地平台优势,会同临夏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帮扶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全县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围绕“掌握农村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工作本领、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成员370余人。
组织民商事法官成立服务队,为合作社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合同意识培养等方面提供司法服务,举办法治讲座4期,促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提升全社会法治化水平。
省法院派驻临夏县帮扶工作队举办了“天平助学金”发放仪式。 省法院供图
教育帮扶
铺就山乡学子“成才路”
省法院实施“天平助学”帮扶行动,制定出台《省法院“天平助学金”实施办法》,按照“应助尽助、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深入细致调查摸底,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为449名符合资助条件的本科、高职、中职及高中层次在读学生发放助学金53.8万元。
“天平助学金”设立五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298.8万元,先后资助2004名学生步入高中、圆梦大学,“天平助学”已成为省法院帮扶工作亮丽名片。
结对帮扶
搭建扶残助困“连心桥”
坚持把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有机融合,先后集中组织65名正处级以上干部赴临夏县“两镇八村”看望慰问结对帮扶对象2次,为事实无人扶养儿童赠送书籍、文具、运动服等学习生活用品,深入了解特困家庭日常生活、健康、安全等情况,逐户健全完善管理台账、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逐户核实收入变化情况,帮助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以实际行动让特殊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驻村帮扶
锻造服务群众“生力军”
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部署要求,新选派16名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指导开展乡村治理、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等8个方面30项具体工作,进一步提高驻村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标2023年乡村振兴国家考核评估重点任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帮助落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严格落实关心关爱驻村帮扶干部各项保障制度,连续四年为帮扶村购置冬季取暖用煤160吨,今年继续为每村购置煤炭5吨,确保驻村干部温暖过冬。
消费帮扶
念好村民增收“致富经”
紧紧抓住村集体经济这个关键点,鼓励干警职工自发消费农特产品,根据临夏县生产实际,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供需对接,促进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良性互动,让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帮助鼓起群众“钱袋子”。
加大对临夏县特色文旅资源宣传推介,鼓励干警职工积极参加2023“花儿·临夏”生态半程马拉松赛,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火”起来。
养老帮扶
打造和美乡村“幸福院”
省法院投资105万元,在临夏县尹集镇新发村建成31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配备健身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设施设备,为全村200余名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等便捷服务,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加大对留守、空巢、高龄等老年特殊困难群体“一对一”关心关爱力度,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场次,持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 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