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法院“清理积案年”活动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12-12 17:48:23     来源:甘肃法治报

用“成绩单”兑现“军令状”

——兰州新区法院“清理积案年”活动成效显著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人民法院把“清理积案年”活动作为“三抓三促”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的有效抓手、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内容,全力以赴抓落实、促发展、提效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清理旧存案件3381件,清积进度98.92%,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兑现了年初在全市法院工作大会上表态发言时立下的“军令状”。

制定计划

细绘清积作战图

兰州新区法院制定清积计划,细绘清积管理“作战图”,聚焦旧存案件“清零”工作目标,建立旧存案件台账,明确案件范围和阶段目标,压实周、月清积任务,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审判业务牵头抓、业务庭室具体抓、条块联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对两年以上未结案件定责任领导、定办理方案、定结案时间,落实包案责任,推动旧存案件“应结尽结”“动态清零”。

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审判管理工作,梳理、归纳司法数据,助力党组科学决策,每半月调度一次清理积案工作,根据部门和员额法官承办案件情况及时调整各部门工作力量和员额法官工作任务,推动清积工作均衡开展;每月开展一次审判运行态势分析,通报审判执行质效指标情况,推动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同时,督促均衡结案,稳控清积节奏。

把评案与考人贯通起来,加强全员、全面、全时考核,促进审判质效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深度融合,推动月度考核、全年考核、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等一体贯通,不断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努力实现审判执行“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对症下药

跑出办案加速度

记者了解到,针对案多人少问题十分突出的客观实际,兰州新区法院积极争取新区党工委、上级法院支持,省市法院从其他市县法院抽调6名法官挂职帮助清理积案,新增新区聘用干警21名,补充了审判执行力量。

找准旧存案件产生的“症结”,对症下药,加强审执流程管控,优化审判团队建设,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加强对鉴定机构的催办和督促,提高程序性事务办理效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常态化运行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对疑难复杂案件逐案分析、集体会商、“把脉问诊”,帮助理清思路、统一认识、明确措施,稳步推进清积工作。

坚持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干警用“5+2”的涓滴努力、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奋力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1月至10月,兰州新区法院在清理积案的同时,受理各类案件12457件,结案9880件,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15.57%、45.19%。

严把质效

提升司法公信力

兰州新区法院强调“快”必须以“好”为基础,聚焦结案均衡度、发改率、服判息诉率等质效指标,杜绝程序空转,实质性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严把案件质效关,既防止遇到难题不敢碰硬、不敢担当,造成案件久拖不决,又防止片面的政绩观,对疑难案件一味图快、一判了之,导致后续上诉、申诉、上访无休无止,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认真分析“积案”原因,切实强化审限管控,加强案件流程动态监管,规范未结案件督办通报、扣除审限审批、程序变更等工作,压缩案件办理时长,防止新收案件久拖不结,坚决杜绝“边清边积”现象,做好积案清理与新案办理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努力实现收结案良性循环,在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10月底未结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降低35%。

同时,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加强府院联动,做好“溯源”“扩圈”“提效”文章,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1月至10月诉前调解案件2507件;高位处置重点历史遗留问题,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化解涉众型矛盾纠纷和系列案件,推动类案示范裁判、系统化解,切实减少衍生案件,2023年新收案件和新收民事诉讼案件增速均降至兰州新区法院履职以来最低。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