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10月29日至11月6日,崇信县人民法院3名干警往返于平凉、定西、兰州、银川等地开展系列案件执行工作,跨越千里约谈案件当事人30多人,核查线索10余条,共执结案件17件,执行到位金额186万元。
执行干警辗转涉案公司、银行、居住小区,近6个小时未找到被执行人踪迹和可供执行财产。通过申请人提供线索得知被执行人在张掖市甘州区居住,执行法官立即拨通被执行人电话,正在午休的被执行人没想到周六还会接到执行法官电话,情绪抵触,拒不配合。执行法官先后拨打被执行人电话12次,耐心与被执行人沟通,告知当前所掌握的证据材料和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最终,被执行人表示公司还需要经营,愿意协商解决,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日支付20万元,剩余欠款在半年内主动履行完毕。
某银行与丁某银行卡纠纷一案,涉案标的2.4万元。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查明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存款,分散存储于4家不同银行账户,遂立即采取线上冻结扣划。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到银行欲寻衅滋事,电话威胁法官要求对其账户进行解冻,执行法官立刻前往事发地点,对被执行人的行为进行耐心释法明理,讲述其违法行为将带来的严重后果,经过深入交流,被执行人深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威慑力,对自己的莽撞行为道歉。因部分账户为特殊账户,不支持线上扣划,执行法官便马不停蹄赶往300公里外的开户行进行线下扣划,经过多次协商并办理手续,最终将冻结的款项划入法院执行账户。当日,执行法官行动迅速,辗转4家银行,在工作日8小时内将2.4万元扣划到账,该案执行完毕,及时高效保障了申请人的胜诉权益。
在调查执行唐某与李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时,执行法官通过查控系统、约谈申请人、实地走访,均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通过深入了解,得知双方当事人系同一行业合作伙伴,平日接触频繁,因3万元借款纠纷闹上法庭。执行法官转变工作思路,成功将2人传唤至指定场所进行约谈,通过背靠背沟通方式,与双方当事人从携手创业相互扶持,到志同道合的兄弟情义,再到两家和睦的点点滴滴反复沟通,并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全面分析拒不履行义务对个人、家庭所产生的危害。经过近4个小时的耐心细致疏导,促成被执行人思想转变,申请人态度平和,唐某与李某达成和解,当场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双方握手言和,实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