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融合”全面升级打造法院文化阵地;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打造红色司法文化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家事审判中心,以文化软实力挺起审判硬指标……11月10日,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省法院召开。陇南中院、庆阳中院、兰州新区法院等6家法院以及省民族法制文化研究所在现场进行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推介,以高质量的文化建设为全省法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全省法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立足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立足各地法院特色和各自实际,多措并举,推动法院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省法院党组把“文化育院”作为“七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专门成立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整体谋划、一体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认真研究制定指导性文件,并成立专班专责推进,全力推动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争一流。
多元建构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创新
我省各级法院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法院文化建设全过程,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研讨、主题征文,开展向英模学习等活动,全省法院广大干警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不断筑牢忠诚根基,在奋力担责任、激情干事业中不断彰显初心使命。
同时,各级法院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创新,定西中院“法苑”文化阵地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法官书屋被列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陇南中院以“五个融合”全面升级打造法院文化阵地,建成了藏书2万余册的图书馆;敦煌法院将敦煌法文化元素与现代司法理念相融合,建成集展陈和阅览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室;陇西法院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家事审判中心,以文化软实力挺起审判硬指标;兰州新区法院以建设“书香法院”为目标,开设“读书堂”、举办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同时,省法院还创设“陇法讲堂”,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干警学习小组”,开设“夕阳红课堂”。
据了解,上述载体阵地有的已成为全省法院的亮丽文化名片,而且这种多元化建构使得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的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根植法院沃土文艺成果更加丰硕
坚持根植法院沃土,弘扬时代主题,讴歌为民情怀,展现干警风貌,充分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举办了全省法院书法摄影展等活动,通过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全省法院“向人民报告”文艺演出,吸引180万人在线观看。
金昌中院拍摄的《热血铸警魂》纪实片,生动讲述了甘肃法院、人民法官的司法为民故事;省法院拍摄的《花儿绽放》《传承》《试离婚》《百合上牛大》等多部“三微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目前,全省法院还有六部微电影入围全国法院“金法槌”奖评选。
文化建设特色品牌更加鲜亮
近年来,成功承办了由最高法院主办的丝绸之路(敦煌)司法合作国际论坛,来自16个国家的300多名高层次法官代表参加会议,极大提升了甘肃法院在国际司法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连续三届承办中国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建设;建成的国内首座中国法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陈列馆,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同时,编撰出版了35部汉藏双语法律培训教材,结集出版了《丝绸之路出土法律文献研究》等10余部重要研究成果;举办“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开展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评选,深度总结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理论经验、时代经验、实践经验;成功承办了中亚-西亚国家法官研修班,在促进中华司法文化交流方面充分展示了甘肃法院特色和责任担当。(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