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暖民“薪”“司法确认”解忧“酬”
——崆峒区法院诉前调解保障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小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没想到一上午就把我们19个人的事情全部解决了,有了这份诉前调解协议的保障,我们的心里也就踏实多了……”余某某等19名员工感慨地说。
为方便农民工维权,尽量减轻农民工诉累,10月27日,崆峒区人民法院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开启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成功化解一起员工追索劳务报酬纠纷案,有力保障了19位员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当天,19名原平凉某混凝土公司员工来到崆峒区法院,在办案人员主持调解下,与该公司拖欠工资劳动争议纠纷达成了诉前调解协议。
2022年以来,因受疫情影响导致该建工混凝土公司业绩下滑,经营陷入困境,本应按月支付的员工工资一直未能按时支付,该公司遂陆续与相关员工达成协议,并向员工出具了欠条,约定分期向员工支付拖欠的工资。但截至2023年9月,该公司一直未按协议约定支付相应工资,丁某等19名员工遂诉至崆峒区法院。
办案法官考虑到该案件涉及人数较多、证据材料繁杂,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亦关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立案庭遂启动了专职调解员与专业法官合力化解纠纷机制。由业务庭的法官就该案件证据审查、法律关系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与调解员、劳动者、企业代表各方多次沟通,帮助劳动者分析法律关系和诉讼风险。最终,在专业法官和调解员的合力配合调解下,该建工混凝土公司与劳动者达成了调解意见。且在达成初步调解意向后,该混凝土公司已向19名员工支付了1个月工资,剩下工资将从2023年11月起分5期全部支付完毕。
近年来,崆峒区人民法院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多元司法需求,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渠道探索、多角度发力,全面建设集约高效、科技便民、智慧服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