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法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甘肃省民族法制文化研究所、中国法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陈列馆的作用,深化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不懈努力。
“现在,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令人防不胜防,只要大家不贪图小利就不会掉进骗子的陷阱里。”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刑法》规定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你正遭受家庭暴力,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
今年7月1日,由省法官学院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宣讲组,通过深入甘南州七县一市乡镇、农村牧区、学校、企业、景区等场所开展“爱国守法·普法先行”、民法典、“法润童心”等专题“双语”普法活动,以此提高藏族群众的法治观念,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甘南蔚然成风。
记者采访了解到,省法官学院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领文化建设,图文并茂打造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长廊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文化园,介绍56个民族文化知识,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建设了国内首座中国法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陈列馆,累计参观人数达20000余人次。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下乡”服务活动,围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内容,先后深入民族地区社区、田间地头、宗教场所宣讲法律法规、政策130余场次。
同时,加强法治人才培训培养,发挥省法官学院作为全省和全国法院系统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作用,从聚焦打造民族法律人才培训基地、民族法学研究基地、法律文化交流基地到深度推进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研究基地、示范基地。自2013年9月投入使用至今,培训全国法院干警、甘肃省人大代表、纪检监察干部、民族地区干部等培训班256期,培训人员28000余人次,在加强民族地区人才培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各民族优秀人才。(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