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销售假烟非法牟利案

发布时间:2023-09-05 16:53: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近日,榆中县人民法院组成七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榆中县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吴某等4人销售伪劣产品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被告人吴某甲伙同被告人郑某甲、郑某乙,在无烟草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收购手机、微信号,隐匿真实身份,发布低价出售香烟广告,招揽客户购买,将客户订单信息转发给上游供货人吴某乙,由吴某乙以快递形式向下游买家邮寄伪劣香烟,从中赚取差价牟利。吴某甲通过借用罗某名下支付宝账号收取销售的烟款并提现至罗某银行账户,经甘肃某会计事务所审计,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8月15日期间,吴某甲、郑某甲、郑某乙使用罗某银行卡、支付宝,通过他人扫描二维码收入共计4000539.25元,通过银行卡同城跨行和本行取现共计2455540.00元。

  自2021年以来,被告人张某在无国家烟草专卖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从吴某甲处联系购买香烟,再用其微信发布低价出售香烟广告,招揽客户购买,再将客户订单信息转发给吴某甲,由吴某甲联系以快递形式向下游买家邮寄伪劣香烟,从中赚取差价牟利。张某先后向兰州市榆中县及广东云浮、江苏南京、江苏扬州等多地销售香烟,销售金额共计98230元。

  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检验,吴某甲、郑某甲、郑某乙、张某销售的香烟均为伪劣香烟。

  庭审中,法庭准确把握争议焦点,依法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控辩双方围绕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了举证、质证、辩论,并就犯罪事实、定罪、量刑等问题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法庭将综合考虑本案的犯罪事实及各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待合议庭评议后,择期进行宣判。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