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忠于法律,作风扎实,能吃苦、敢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办好每一起案件,让胜诉者理直气壮,让败诉者心服口服是她奋斗不止的目标。近10年来,她主办各类案件1300余件,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6000余件。政治素质过硬,忠实履责,勤勉敬业,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她,就是全省优秀法官、武威中院民三庭庭长陈静。
不忘初心 方能行稳致远
2006年大学毕业后,陈静放弃了去南方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了大西北的武威中院。凭借着对司法事业的热爱,刻苦钻研法学理论、潜心积累审判经验,近十五载奋战在审判第一线。从“初生牛犊”到“调解能手”再到“办案标兵”,在历经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成绩和赞誉,她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名女法官的为民情怀。
因办案数量高、调解撤诉率高、结案率高、案件被发回改判率低、当事人申诉信访率低,连续三年绩效考核评定为一级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全省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其撰写的法律文书多次在全省、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中获奖,其承办的多起案件被评为“全市法院十大案件”,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年”百场优秀庭审。2022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7年-2020年度平安武威建设先进个人。近日被省高院、省人社厅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能动司法 厚植为民情怀
近年来,案件数量大幅增加,陈静仍然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的原则,高度重视案件审理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8年4月,一起重大机动车交通事故致10岁女孩终身残疾,原被告双方分处新疆、陕西,那时还不具备远程视频开庭的条件,陈静果断采用微信聊天功能,建群视频开庭,给双方进行法律释明和调解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分批次支付赔偿款68万元的调解协议。
创新家事审判改革,全力保障妇女、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小家”和谐促“大家”平安。陈静带领全庭人员坚持诉调无缝衔接,引导和帮助当事人修复、缓解婚姻家庭关系,促进家事审判法治化、人性化。摸索出一套“书记员打头阵,建立信任关系”—“法官助理充分沟通,亲情化解”—“法官释法说理,技巧调解”的家事案件的审理模式。以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法、换位思考法、亲情回忆法、亲情融化法、搁置争议法、冷处理法等,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努力使每个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练就本领 审判精益求精
陈静主办的古浪鑫淼公司及其七家关联公司破产重整案,是武威法院首次在执行转破产中成功引入重整制度,是纾困危难企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司法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该案被省法院定为2021年度全省法院第五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创新普法 担当社会责任
陈静主动将审判活动向“社会预防”“社会保护”延伸,积极投身普法教育和青少年维权,深入多所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巡回审判活动,受教学生达1万余人。并多次赴工业园区、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活动,解读《民法典》的新亮点,为企业在管理、运行、生产经营中如何有效预防化解风险提供了法律参考。特别是编制了“法院教您如何规避企业经营的100个坑”等宣传资料,在全市300多家企业引起了巨大反响。陈静多次赴各银行开展金融风险法律防范讲座,深入分析违法发放贷款罪、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等犯罪构成要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在平凡的岗位上,陈静践行着“工匠精神”,以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决心和意志守护着公平正义,为维护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吴世彪)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