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中院速裁中心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5-15 09:53:10     来源:法治甘肃网

诉前调解+速裁快审

——酒泉中院速裁中心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王振生


  “真心感谢法院,不但解决了我们的经济纠纷,还维系了我们亲属之间的感情。”3月22 日,当事人赵某收到案款后感激地说。

  何某与赵某系亲戚关系,双方因借贷引起纠纷,导致亲属之间关系一度比较紧张。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繁简分流,由速裁中心审判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释法明理、耐心调解,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何某通过微信转账当庭向赵某偿还借款18000元,纠纷彻底化解。

  这仅是酒泉中院民商事审判工作速裁快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推进民商事二审案件繁简分流速裁快审工作,真正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2022年8月酒泉中院在立案庭成立了速裁中心,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简案快审工作,创新办案模式,优化资源整合,完善保障机制,形成了速裁案件多、审理速度快、裁判效果好、办案成本省的“多快好省”特点,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有效解决了当事人的“急难愁盼”,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聚焦探索创新,在“快”字上做文章

  酒泉中院立足“简案快审”,从司法审判实践经验出发,积极开展速裁改革,创新审理模式,在收、立、审、调、判环节充分体现速裁理念,实现送达快、排期快、裁判快,大部分案件在立案当天能够送达成功,送达成功后7日内能够完成开庭(询问),开庭(询问)后10日内能够完成合议庭评议,平均审限22天,大幅缩短办案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

  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上,以约谈审理(询问当事人)为原则,对不需要质证的案件,或虽需要质证但线下已经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案件,让当事人通过云上法庭、在线调解系统等平台,以线上方式参加庭审、询问等诉讼方式。实行“四个简化”,即庭审(询问)前准备程序、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程序、庭审(询问)流程、裁判文书说理简化。集中安排立案、排期、送达,实行类案联审、多案同审、一庭多审。围绕“强技能、提效率、办好案、省资源”的要求,精减阅卷笔录、审理报告等诉讼材料,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制定并落实《关于随机分案、排期开庭、送达工作的实施办法》,充分利用人民法院送达平台进行送达,形成以电子送达为主,邮政送达、直接送达为辅,其他送达方式为补充的集约送达工作机制,为审判提速。

  全面推行二审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将大量简案纳入“快车道”。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速裁团队共审结二审民商事案件324件,人均结案数及结案总数均位居酒泉中院庭室前列,大量的简单案件通过速裁快审程序得到处理。

聚焦提质增效,在“好”字上下功夫

  酒泉中院秉持“从快不降低标准,从简不减损权力”原则,兼顾办案质量和效率。

  选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和优秀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速裁团队,选优配强队伍,为速裁快审工作提供优质的人力保障。

  通过参加民商事专题业务培训、民商事审判业务座谈会、法官专业会议讨论案件等形式,提高速裁团队审判业务水平,统一裁判尺度,确保办案质量。

  注重判前释法、判后答疑,提高服判息诉率。坚持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案件调撤率33.4%,部分案件做到当庭履行、自动履行。努力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聚焦服务群众,在“省”字上见实效

  酒泉中院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维权案件,涉民营企业案件,以及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等涉农案件,优先送达、优先排期、及时裁判,最大程度缩短诉讼周期、避免因诉讼延误农时,遏制债务人企图通过上诉程序拖延履行的行为,及时解决诉讼维权当事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诉讼引导,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平台在线调解、云上法庭远程开庭功能,保证当事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诉讼,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路”,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