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诉源治理“桥头堡”搭服务群众“连心桥”
——庆城法院驻村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诉讼服务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马天龙
“前一阶段由于一个小纠纷,对方把我公司起诉到了法院,法院分解到法庭,由于我公司业务忙,实在走不开,可没想到,驻村法官来到我公司,在法官的努力下,我和对方的纠纷很快调解了,我对驻村法官的做法很满意。”4月23日,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一名油田企业经理感慨地说。
4月13日,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驻村法官走进企业普法。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赵竟琛摄
近年来,庆城县人民法院把零距离服务群众作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主要抓手,以零距离服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相继在帮扶村马岭镇马岭村、南庄乡何塬村、土桥乡西掌村挂牌设立“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起了诉源治理“桥头堡”,搭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为让帮扶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庆城县法院先后成立“马锡五式法官联系点”“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法庭通过发放法官联系卡,建起“法律流动诊所”,法官走上田间地头,走进村居农舍,诉前就地调解纠纷。挂牌设立的“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依托在村委会综治中心建起的“说理堂”,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式的诉讼服务。
设立“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是庆城县法院在帮扶村开展工作的又一延伸,该工作站为村集体、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和风险评估,让群众有矛盾纠纷不用跑远路,驻村法官就地能解决,打通了群众去法院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群众开心地说:“法官住在我们村,大事小事不出村”。“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还被誉为“家门口的人民法院”。
记者手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瞄准乡村治理重点任务,联系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是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有力司法服务。庆城县法院在帮扶村设立“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是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重要履职平台,在村组建立“法官联系点”“巡回审判点”“驻村工作站”是推进司法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的又一有效抓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搭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