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4月21日,省法院通过远程视频科技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兰州监狱报请的涉及贪污、故意伤害等犯罪的3起罪犯减刑案件。这是省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办案平台优势,推动落实全省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一个缩影。
该案省检察院派员出庭履行职务,省人大代表、省委党校学员班学员40余人旁听观摩。庭审中,刑罚执行机关宣读减刑建议书并说明理由,检察机关当庭发表了意见。在法庭组织下,对相关证据当庭出示、质证,建立证人名单对证人进行询问,对于罪犯服刑改造表现、履行财产性判项等情况逐一调查核实,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做到案件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相关意见发表在法庭。庭审环节衔接紧凑,程序规范有序,确保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
据了解,为切实提升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起好全省引领、示范作用,省法院充分利用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科技赋能助力审判”优势,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从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庭审方式改革、强化法庭调查等工作环节入手,推进落实实质化审理工作,并指导、推动全省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工作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