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好普法“三部曲” 奏出法治“最强音”
——静宁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法院干警过走上街头开展普法宣传法活动(3月3日拍摄)。静宁县法院供图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静宁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强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相衔接,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提供多元化司法服务,并依托“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巡回审判制度、法治宣传三个载体,弹好普法“三部曲”,奏出法治“最强音”。
弹好诉源治理“进行曲”
“我该怎么准备诉讼材料”“我该去哪里的法院起诉”……面对一些困扰群众的法律问题,静宁县法院依托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化诉讼需求,让“小窗口”带动“大服务”。
静宁县法院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今年以来,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419件、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结案108件,建立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让矛盾“消化于基层,消化于萌芽”。
同时,积极探索诉源治理,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参与调解,通过委派委托调解16件。建立多元解纷平台,设立“巾帼工作室”,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共治格局。
弹好巡回审判“和谐曲”
静宁县法院用巡回审判提供高效便利的司法服务。坚持能动司法,不再固守“被动收案,就案办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巡回审判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司法为民服务半径,缩小办案距离,将审判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群众家门口,以贴近群众、接地气的巡回审判模式,零距离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今年以来,法院干警深入案件发生地、当事人住所地开展巡回审判45件,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弹好法治宣传“协奏曲”
静宁县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多种视角开展普法宣传,用“活”载体,集中宣讲,在潜移默化中让法治种子扎根于群众心中。
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讲8场,组织“法治进校园”“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法律宣传活动10场,有针对性为群众、企业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结合案件审理、执行现场,举办普法课堂,以案释法,提供法律服务80场,有效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