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法院大满法庭全力打造“微缩版”诉讼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1 15:29:2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构建便民利民多元解纷新格局

——甘州法院大满法庭全力打造“微缩版”诉讼服务中心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何明霞


  诉讼服务,点滴关怀;司法为民,永不停息。去年以来,甘州区法院大满法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积极深化拓展“一站式”建设成果,倾力构建便民利民、多元解纷和社会治理“三位一体”格局,树牢最优服务、最好质效、最大延伸理念,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微缩版”诉讼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暖民心、顺民意、贴民情的效果。


(AQEYZ),配图构建便民利民多元解纷(21751731)-20230411152739

  法官上门办案。甘州区法院大满法庭供图


  便民利民一站到位暖民心

  作为甘州区法院的“红色法庭”,大满法庭树立“党建+服务”理念,联合村级党组织设立13个“党员解纷岗”,3个“党员解纷队”,结合“主题党日”“庭村共建”等活动开展上门立案解纷、包村普法宣讲、现场释法答疑等活动35场次,充分凸显“红色法庭”品牌内涵。

  作为在全市首个建成“独立式”诉讼服务站的人民法庭,大满法庭树立“标准+效率”理念,分层制定18项服务清单,推动立案缴费等事项“半小时”办结,失信证明开具、司法确认等事项“当日办结”;设置诉调对接联络站,建立矛盾纠纷“法庭—综治中心”双向快速移送机制,最大限度压缩纠纷诉调衔接时间和环节,矛盾纠纷诉调对接流转平均时间仅为6天。同时,积极整合法庭干警和辖区38名人民调解员,组建4个诉调对接团队,通过1名法官或助理指导多名人民调解员的“1+N”工作模式诉前化解纠纷。

  “‘一站式’不仅意味着解纷流程和诉讼服务上的删繁就简,司法服务标准上的规范统一,更要求在效果上努力做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实现‘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甘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宏荣说。

  多元解纷提升群众满意度

  诉讼服务好不好,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是关键。大满法庭以公正高效、案结事了为目标,建立诉讼案件“调裁审执”全链条化解模式。

  人员高度融合、诉调有序配合、程序紧密结合,大满法庭深化“分调裁审”改革,建立调解、速裁、快审一站式解纷机制,让案件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使矛盾纠纷得到快速化解。其中,“老支书调解室”对简单案件优先审前调解,调解成功352件,调成率达到80%,调解不成的简单案件当天开庭和当庭宣判率均超过90%,充分发挥了“审前调解+速裁”简、快、灵的优势。

  同时,深挖内部潜力,发挥干警特长优势,设立“简案速裁岗”“婚姻家事岗”“涉农权益岗”“经济纠纷岗”“巡回审判岗”,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和“专业化”审理,让有限司法资源实现“最大化”配置。

  诉讼服务,无限沟通。大满法庭强化数智赋能,“远程调解”“在线审理”占到办案总数的45%,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诉累。同时,成立法官+辅助人员“1+1”专门执行小组,实行全程跟案参与、绩效单独考核,发挥案熟、地熟、人熟优势,以“小案自执、简案快执、难案联执”方式执结案件423件,执结率高出全院平均执结率9个百分点,全力确保群众胜诉权益加速兑现。

  小法庭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

  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满法庭树立“服务+治理”理念,推动构建辖区“法治建设联合体”,以“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大满法庭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良性互动”,法庭主动参与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重大决策、合同签订、土地承包事项79次,为法治政府建设和村民自治提供“法律支撑”。建立非诉解纷成效每月排名、涉诉情况每季通报、重要案件专项报告机制,以“司法大数据”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构建“一庭两所一中心”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对重要问题、重点案件联合分析研判调处,实现“1+1+1>3”的聚变效能。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