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保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张掖法院保障春耕备耕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序进行,张掖市两级法院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打好司法服务“组合拳”,把“法治种子”播撒在春意盎然的张掖大地,以司法之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播撒“法治种子”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农资的优劣,往小说,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和群众的“粮袋子”, 往大说,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是关乎国家粮仓的大事。
“法官们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而且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件,有啥问题法官们第一时间就给我们解决了。”甘州区乌江镇某大棚种植户这样评价法官的所作所为。
为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连日来,张掖市两级法院人民法庭持续延伸法院服务职能,开展“司法护航保春耕”主题宣传活动,聚焦春耕生产中容易出现的农资购销、劳务纠纷等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等地,通过现场答疑、宣讲典型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法治种子”播撒在春意盎然的黑土地上,凝聚司法合力为春耕生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3月以来,两级法院共开展春耕法治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手册800余册,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速解涉农纠纷
为保证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全市法院坚持特殊时期特事特办,跑出涉农矛盾纠纷化解加速度。
原告赵某金与被告赵某龙排除妨害纠纷一案,判决结果经二审维持原判后,被告赵某龙拒不按照判决确定的内容执行,导致两家人矛盾激化,原告赵某金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彻底化解双方矛盾,高台县法院宣化法庭及时启动“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宣化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当事人所在村委会召开调解会,充分听取各方对案件的处理意见。随后,联合调解组来到田间地头,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及当事人的见证下,对双方耕地进行实地测量,并与原始土地台账对比,确定了土地整合后的边界。各相关部门发挥各自工作领域优势,深入浅出明理释法,耐心对侵权方进行劝导。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方案,兄弟间积怨矛盾最终得以妥善化解。
为快速高效、积极稳妥化解涉农纠纷,甘州法院西郊法庭组建专门合议庭,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参与化解各类涉种纠纷;临泽法院蓼泉法庭积极探索基层法庭新模式,打造助农法庭、庭所共治、庭声“蓼”亮三张特色名片……3月以来,张掖市两级法院共妥善化解各类涉农、涉土地纠纷52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春耕生产,护航乡村产业发展。
快办涉农案件
“非常感谢法官,没想到刚立案三天便拿到了法律文书和部分货款……”近日,一起纠纷圆满解决后,原告感叹道。
2022年,山丹马场几十户农户与上海某公司达成2000万元燕麦草种植收购合同,但该公司因账款回收问题导致资金短缺,无法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货款,九户农户便将该公司起诉至法院。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山丹县法院“薯草法庭”迅速启动“速裁+网络”模式,简化审理程序,利用云上法庭,耐心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被告先支付农户50%货款,剩余货款在今年四月底全部支付完毕。
记者了解到,自“薯草法庭”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建立架构在数字空间,虚拟在农户身边的“薯草E法庭”,目前,已在山丹军马三场一个场部和八个生产队设立了9家“薯草E法庭”,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薯草E法庭”在山丹军马场各场部和生产队全覆盖,并拓展和解锁E法庭的更多的使用功能。
张掖市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为春耕生产开辟诉讼“绿色通道”,从优从快审理涉农案件,为春耕生产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对影响当前春耕春种的涉农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排期、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尽可能地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缩短诉讼周期,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3月份以来,张掖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农案件62件,网上立案11件,线上调解15件,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合法权益,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