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司法为民故事

发布时间:2023-04-07 15:57:23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黄建国)4月4日,镇原县人民法院收到了一面罕见的锦旗,一同收到的,还有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之所以罕见,是输了官司的一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被告代理人送来的。

  信中,被告齐某等五人再三表达了对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司法精神的深深敬意,字里行间饱含对镇原县法院司法为民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2019年,被告借原告庆阳市某银行25万元贷款用于经营化妆品生意,后生意亏损无力偿还本息,被诉诸法院要求清偿。案子在审理中,被告方对借款事宜毫无异议,表示愿意归还该笔贷款,只是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资金,请求延期还款。原告出于清收不良贷款的工作压力,坚决要求被告一次性清偿。

  一方同意调解,一方则坚决拒绝,案子一时间卡壳了。如何在保障原告诉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被告的实际履行能力?法官以原、被告均经营困难为切入点,拉开话匣子循循善诱,引导双方互相理解、互谅互让。一番看似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成功地促使双方达成共情。最终,经过法官的多方沟通协调,被告当场归还5万元本金,并就剩余款项与原告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原告当庭提出撤诉。至此,由于镇原法院法官主动摒弃“就案办案”等固有思维,一件看似棘手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同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