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华池县法院“集市法庭”巡回审理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为教育引导群众爱护文物、保护环境,3月14日,华池县林镇乡正好逢集,趁着村民赶大集的热闹,华池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检察院“集市法庭”再出发,在华池县林镇乡的院子里巡回审理3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021年后期至2022年初,被告人王某、段某等6人先后在合水县蒿咀铺乡及华池县林镇乡、柔远镇等地盗挖“龙骨”,非法获利较大。经鉴定,被盗掘“龙骨”系古生物一般化石,对古脊椎动物演化、古地理、古环境等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庭审中,6名被告人认罪态度诚恳,当庭忏悔,表示坚决服从判决,接受教育,今后将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集市法庭”巡回审判场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郭娟娟 摄
趁着逢集村民赶大集的人多和热闹,华池县法院“集市法庭”联合县检察院、林镇乡政府为当地村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普法宣传,围绕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危险驾驶、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进行宣讲,耐心细致地回答村民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现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让群众知法守法,个个做法律明白人。
主审法官李治虎还借此机会,走街道、窜货摊提醒广大群众要注意用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旁听了庭审现场的村民们说:“‘法庭来赶集了’,我们很欢迎,今天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了不爱护文物、不保护环境、盗掘‘龙骨’乱开乱采是会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在现场我们也听到了好多的法律知识。”村民们纷纷表示,要把今天听到和看到的场景回去告诉家里人和他们的孩子及亲戚邻居。
主审法官走街道、串货摊提醒广大群众要注意用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郭娟娟 摄
华池县法院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和落地见效,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探索创立“集市法庭”巡回审判,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中,多次深入案发地调查了解,查看被盗现场和植被破损程度,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群众代表参加法庭审理。通过生动案例,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爱护文物、保护植被、守护碧水蓝天,以开展“法庭赶大集”这一生动又鲜活的审判方式,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以“三抓三促”行动进一步提高为民司法能力和增强司法公信力,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满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