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司法力量
——记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秦州区法院小天水法庭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法院小天水法庭围绕平安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始终坚持质效并重、创新推动、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化开展新时代平安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平安需求、法治需求。5月6日,在平安甘肃建设表彰大会上,秦州区人民法院小天水法庭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积极探索家事审判工作机制
小天水法庭在审判工作中格外重视对家事案件的处理,积极探索家事审判工作机制。设立专业化家事审判合议庭,由工作多年且熟悉当地风俗习惯的审判员和具有基层调解经验的人民陪审员组成家事审判合议庭,确保家事审判团队的适岗性,不断强化家事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构建三级纠纷化解平台。既坚持“引进来”,落实人民调解员制度,又主动“走出去”,与镇政府、村委会、司法所等协调配合,建立家事纠纷联调联动机制,争取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严格落实家事审判新制度、新规定。宣传人身保护令、推行婚姻冷静期,实行离婚案件财产申报制度等,切实保障家事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推行纠纷速裁机制
小天水法庭面对“案多人少”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严格落实案件繁简分流,积极推行纠纷速裁机制,极大减轻了工作负担,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大力推动智慧法庭建设,多措并举方便群众诉讼。小天水法庭在办案及工作中大力广泛应用新科技、多媒体等手段,严格落实庭审直播制度,秉持“以直播为常态,不直播为例外”的原则,将庭审公开化、透明化、阳光化。大力宣传“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流程,鼓励当事人网上立案,积极推进跨域立案。在法庭设立POS机,当事人可以通过刷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形式缴纳诉讼费。另外,法庭积极采取微信送达、电子邮件送达等新兴网络电子送达方式,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法庭还尝试对当事人在外地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的案件采取微信调解、“云上法庭”视频开庭等电子网络审判方式,收效较好。
立足实际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
小天水法庭针对其地处农村的实际,始终做到“三贴近”,做好“三大员”(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做维护农村稳定的“消防员”、服务三农的“服务员”、普法工作的“宣传员”),为辖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法律服务。近年来,法庭开展普法宣传21次、法制讲座3次,为学校宣讲普法课6次,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巡回开庭15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