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满满 民心暖暖
——西峰区法院2022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掠影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叶芸嘉
2022年以来,西峰区法院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法治与振兴的双赢成效。
撸起袖子沉下心情系群众冷暖
西峰区法院把政治素质强,群众工作水平高的3名优秀年轻同志派到村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立足农业农村司法需求和村民诉求,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增强司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董志镇吴庄、廖坳拨付帮扶资金各5000元,购置煤炭4吨,解决村组办公设备陈旧和冬季取暖问题。帮扶干部为107户帮扶户送去了粮、油等生活物资,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作为主要抓手,实行“抓产业、抓整改、抓巩固、抓保障、抓文化”五抓制度,帮助驻地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多方争取为西峰乾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接通水源、三相动力电;为西峰区董志镇廖坳村庄前组争取农网改造项目新改高压线路1000米,低压线路1500米,安装100A变压器1台,硬化产业砂石道路4.5公里;为庄后组争取乡村振兴项目款10万元,铺设排水管道150米。为冯庄、沟畎组平整土地共计270余亩。
放下架子结好对子巧解群众难心事
找准乡村司法服务结合点、着力点,建立乡村“党建+法治”治理矩阵。以法庭党支部与村镇党总支结对,促进基层法庭主动有效融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什社法庭在温泉镇设立大数据基层巡回法庭、董志法庭在廖坳村建立“法官联络点”,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2022年西峰区法院五个基层法庭共化解乡村矛盾纠纷1682起,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法治堡垒。
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强化乡村“审判+普法”诉源治理,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窑洞场院、百姓身边,在巡回审理的同时坚持做到庭审普法两不误,2022全年巡回审理24案,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什社人民法庭更是将传统典故“六尺巷”故事中蕴含的博大智慧和精深的思想运用在巡回审理当中,达到了以情动人、以法服人,巧妙化解了群众的“心头结”。后官寨法庭设立苹果产业巡回法庭,助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完善“法官+干部”多元解纷体系,强化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加强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参与矛盾调处,构筑起了诉源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为群众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