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崇信法院打好“三张牌”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巡回路上奔波跋涉、田间地头释法说理、群众身边定分止争……这样的司法为民场景在崇信县每个村镇随处可见。近年来,崇信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打好机制、服务、能力“三张牌”,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全年共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6件。
打好服务乡村振兴“机制牌”
“如果不是你们,今年800多亩的土地流转费可能就收不回来了,明年地也要撂荒了。”崇信县黄寨镇某村20余户村民为高庄法庭的高效定分止争点赞。该村村委会与某苹果种植企业签订了800余亩的土地流转协议,2022年秋,正是收果的农忙时节,苹果种植企业因资金紧张未能及时给付村民的土地流转费而被20余户村民阻挠收果,双方僵持不下。农时不可误,产业发展更不能受影响。高庄法庭法官车伟杰听闻村委会的诉求后,当即联系了当地司法所及综治中心,在三方联动调解下,最终将纠纷止于诉前,双方调解了事。
崇信县法院因地制宜,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在高庄法庭设立牛果产业特色巡回法庭,以便捷高效的“车载法庭”“田间法庭”“村部法庭”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院落村社巡回审理案件、调处邻里矛盾,参与基层治理。巡回法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面,开启“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模式,建立法官常态化联系企业机制,主动“问诊”于企,引导企业规范管理,规避经营风险,调处生产经营中的各类纠纷,以全过程、立体化、综合性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打好便民为民举措“服务牌”
2022年3月,正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马某等16人诉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拖欠工资系列案在新窑法庭线上开庭审理。经过主审法官张伟宁的耐心调解,16起农民工劳务纠纷最终圆满化解。
崇信县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向人民法庭延伸。目前法庭实现立案、保全、诉讼、委托鉴定、缴退费、领款、视频调解、云上开庭等所有诉讼业务“一站式通办”“一网通办”。同时,特色巡回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教育、引导、评价、指引、规范功能,依法充分保障劳动者签订合同、工资报酬、保险缴纳、休息休假等权益,并开通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落实司法救助,将司法服务切实送进群众心坎,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打好释放赋能提质“能力牌”
“在我看来,本案原、被告离婚的主要原因是推诿患病女儿的抚养义务,这是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们应当坚决予以抵制。”这是高庄法庭书记员张静静在和法官探讨一起离婚案件时的交流。为吃准案情,崇信县法院坚持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结合实际案例,组织法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共同研讨,互相交流办案心得和认识,全面提升法庭干警业务能力。
崇信县法院坚持政治建院、业务强院,促进了各项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基层法庭干警在干好主责主业、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发展大局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同时,以岗位练兵促提升,积极参加省市县法院组织的法治大讲堂、书记员业务技能培训、一站式诉讼服务应用培训、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等各项教育培训,法律知识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探索弘扬“尚法、厚德、务实、清廉”的崇信法院院训,激励干警进一步增强了职业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