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安定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综述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检察院将公益诉讼作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聚焦公益保护重点领域,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着手,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创新作为,依法能动履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以新时代的检察担当为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聚焦生态环保 守护绿水青山
4月26日,安定区检察院检察长带领公益诉讼部门干警,会同区水务局开展巡河行动,对关川河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细致巡查。区水务部门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迅速跟进,督促整改,切实守护河流水质、河道环境、行洪安全。
4月26日,安定区检察院检察长带领公益诉讼团队巡河。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姚建 摄
近年来,该院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协同水务部门部署开展了“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五年来,检察长带队巡河20余次,共受理立案涉河案件8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5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清理被污染河道20余公里,清理垃圾300余吨,整改乱占河道10余处,拆除违法建筑1000余平方米,集中解决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的“四乱”问题,辖区主要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整治取得新的成效。
同时,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行动,用情用力守护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建设“美丽安定”贡献检察力量。
传承红色血脉 捍卫英烈荣光
“建议依法持续履行监管职责,加强英烈纪念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庄严、肃穆、清净的环境和氛围……”2021年,该院在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事检察院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安定区内官营烈士陵园纪念设施存在年久失修的现象。随后,双方就内官营烈士陵园年久失修问题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内官营镇政府依法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及时对内官营烈士陵园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加强对英烈纪念设施的日常管理。该案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捍卫英烈的荣誉和尊严。据了解,该院积极拓展公益诉讼领域,与兰州军事检察院建立起日常联络、案件协商、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
守护民生福祉 筑牢安全防线
聚焦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该院针对部分流动早餐摊点存在未公示登记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信息,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相关流动早餐摊点进行了整改,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舌尖上的安全。
近两年,针对安定区城区和乡镇主要道路存在有多处窨井盖破损缺失,且在周围没有警示标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形,向区住建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区住建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及时将窨井盖全部安装整改到位,排除了安全隐患。通过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持续推动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落实。
创新体制机制 夯实工作基础
强化认识转变理念,下好公益诉讼“先手棋”。该院着力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同时配齐配强公益诉讼检察队伍,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
拓宽办案思路,打好公益诉讼“主动仗”。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不断拓展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渠道,建立公益诉讼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案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结果反馈机制,盘活内部资源,汇聚内部合力。积极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联系,就公益诉讼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与行政机关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案件通报与线索移送、联席会议与资源共享、调查取证协调配合等机制,推动高效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办案效果,抓好诉前整改“回头看”。持续跟踪整改,“一案一回头”确保监督成效。把解决问题作为办案目标,持续跟进行政机关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实效。建立动态跟踪问效台账,提升办案质效。注重广泛宣传,积极畅通举报热线,提升公益诉讼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引导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公益诉讼。(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