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检察五年办理公益诉讼案1166件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齐洪德)7月14日,天水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五周年新闻发布会。据悉,五年来,天水市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64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6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47件,提起诉讼87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2件,民事公益诉讼20件。
五年来,天水市检察机关成功办理了多起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其中11起案件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天水市检察机关共发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诉前检察建议669件,发出民事公告74件,提起诉讼66件。通过办案挽回、修复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林地、草原、湿地2591.4亩,督促清理被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20.6公里、各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5431.3吨,督促整治污染环境企业9家、关停非法养殖场6家,督促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配套管网11.7公里,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36.21万元,建成公益诉讼异地修复公益林200亩。
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方面,天水市检察机关共发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诉前检察建议72件,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0.58吨、没收无证经营药品481种。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伪劣口罩的违法行为人提起诉讼14件,积极适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彰显检察机关回应社会关切、打击危害民生民利违法行为的决心和力度。
在守护国财国土方面,天水市检察机关共摸排线索2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件,提起诉讼4件。通过办案督促收回国有财产6806.77万元、收回国有土地1宗。建立国有财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财产保护制度机制。
在其他领域监督方面,天水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国有文物保护、公共安全、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领域专项监督活动,办理的3件文物保护案件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发出公共安全领域诉前检察建议126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办理的一起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被最高检推广介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