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小案”
——灵台检察院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今年以来,灵台县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打造检察环节“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案前减量”“案中解结”“案后跟踪”全链条积极履职作为,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办好群众身边 的“小事”“小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提升质效
灵台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办案新模式,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全面提升司法效能。积极开展“危驾案件”适用专题调研,同公安、法院落实危险驾驶案件不起诉标准法律适用问题研讨,将嫌疑人血液酒精含量最高参考限值在160mg/100ml,再没有其他危害情节的,一律做不诉处理,从源头上提高此类案件追诉门槛,节省司法资源。
创新机制“2名员额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6名书记员”组成的“快速办案组”,对案件事实证据清楚、法律适用无争议、嫌疑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速裁程序的“简案”,实行快速高效办理,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环节。
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检察长包案”和检察干警带案下访机制,用心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小案”。坚持检察长定期接待日、检察干警带案下访制度,转变“坐堂办案”为“下访接案”,以检察建议的方式推进类案问题解决,达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用好“检察听证”制度,打造“听证员库”助力矛盾化解公开透明。建立分类型听证员库制度,将听证员细分为法律型、专家型、社会型三类,吸纳法律、经济、医学、心理学多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具备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基层社区干部、政法部门退休人员等人为听证员,满足各类案件所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听证需求。依托检察大数据和12309平台,采用信息化手段便捷异地申请人在线申请、提交资料、查询进度,通过汇款、转账等方式实施不见面救助。对本县的申请人及时与被害人所在地政府、村社调查核实,采取向县委政法委和省市检察院两个渠道申请救助资金,今年累计救助2件3人,发放救助金8万元。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