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萍)5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全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自2017年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紧盯公益损害突出问题,聚焦重点领域,依法能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3136件,发出检察建议10826件,起诉756件。省检察院直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件。
2017年以来,全省共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107件,占立案总数的61.2%,发出检察建议6898件,起诉590件,通过办案督促治理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等4.7万亩,督促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38万吨。发布《甘肃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白皮书》,评选典型案例43件。2021年,对最高检和省直相关部门移交的219件生态环保督察线索进行审查后,省检察院立案1件,各地区立案62件,发出检察建议46件,起诉2件,促进问题整改到位。
在开展“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期间,共发现涉河湖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18件,立案1566件,发出检察建议1400件,起诉28件。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资源行为,共梳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28件,立案98件,发出检察建议96件,起诉21件,督促恢复退耕还林土地550余亩,完成植被补植补种38万余株。通过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等专项监督活动,共立案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33件,发出检察建议1219件,起诉99件。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针对非法占用国有土地、拖欠土地出让金、违法储备土地“炒地皮”等问题,共立案124件,发出检察建议106件,起诉6件,督促收回欠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9.1亿元。同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诉前磋商等方式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和英烈纪念设施,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13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