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1-11 22:20:15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检察担当

——兰州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近年来,兰州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体要求和“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用心为大局服务,用情为人民司法,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检察担当。

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建设。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起诉5015人。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盗抢骗、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起诉11496人。办理了受害群众达1200余人、涉案资金4.4亿余元的赵某等83人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省人民医院“伤医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刑事案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

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精准打击,百分之百提前介入涉黑涉恶案件引导侦查取证,从严从快批捕555人,起诉991人;监督立案19人、纠正漏捕漏诉漏罪269人,改变定性125人,确保“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依法起诉常进元等14人、石斌等37人、“2·12”特大“套路贷”等涉黑涉恶案件99件,严厉打击黑恶犯罪集团35个、犯罪团伙47个、“村霸”“路霸”“菜霸”等恶势力17个,起诉“保护伞”11人,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343人,向重点行业领域制发检察建议73份。持续巩固专项斗争成果,建立长效机制17项,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稳中有进。被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先进单位。

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依法打击破坏农业生产、危害农村稳定、侵害农民权益犯罪,起诉1411人。开展侵害农民工权益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支持起诉76件,帮助929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693万元。西固区检察院办理的王某、陈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将司法救助与精准脱贫有效衔接,依法快速返还扶贫领域涉案财物580.3万元,向因案致贫返贫的121名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344.43万元,让更多受害家庭感受到司法温度。

着力深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用“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致兰州。践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工作机制,依法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起诉160人;办理生态环资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8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77件,起诉46件。推行“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48项,监督清理被污染水域4679.8亩,清理非法占用河道155.7公里,整改拆除违法建筑19519平方米,推动“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指示要求落地落实。

努力促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制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六条措施,创新开展企业合规案件办理等七个“小专项”活动,努力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严厉打击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违法犯罪,起诉2525人。在全省率先建立“涉民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依法不批捕384人、不起诉379人,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持续深化“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走访民营企业12907家,帮助解决涉法问题265个,倾心为企业纾困解难。

深度参与反腐败斗争和社会治理。建立完善监检衔接机制,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协调配合的若干规定》,提前介入监委调查案件159件,提起公诉256人。成功起诉嘉峪关市原市委书记王砚,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肖铮等16件大要案,打出了反腐声威。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12件21人,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06件,积极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皋兰县检察院对检察建议“案件化”办理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弘扬抗疫精神,依法履职战“疫”。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从严从快办理涉疫案件44件90人。开展公益诉讼“益民”专项行动,促进市场保供稳价。全市853名干警下沉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市检察院42名党员干警主动请缨成立“抗疫突击队”,进驻黄河家园中风险封控小区连续作战14天,以实际行动书写兰州抗疫故事检察篇章。(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甘政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