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检察职能 增强普法实效
——全省检察机关以司法办案为抓手忠诚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职责
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按照“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以司法办案为抓手,忠诚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职责,落 实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把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创新普法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回应人民关切,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百姓心田。
立足监督职能 健全普法机制
省检察院将“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普法宣传经费,及时检查、督促普法责任落实情况。司法责任制改革之后,又将以案释法情况列入员额制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绩效考核,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位。全省三级院检察长全部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推行检察官以案释法,打造多层次法治宣传“检察版”。
11月30日,天水市人民检察院组织检察干警到秦州区七里墩街道五里铺社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首办环节,促进良法善治。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等确定的制度,结合自身执法、司法职能和实践,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把履行职能、严格执法的过程,变成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检察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活动所涉及的工作规程。先后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普法宣传团队、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团队等普法宣传团队,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教育培训 提升队伍素质
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切实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引领作用。建立检察委员会例会制度,每月召开检察委员会学习会议,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进行集中讨论学习。同时,各级检委会在讨论疑难复杂案件的同时,在会议上对法律条文、司法解释等进行集体讨论,在议案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谁执法谁普法”的关键在于一线检察干警。全省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对干警的各类业务培训,特别是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全面开展任职资格、岗位技能等培训,及时组织学习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法规。通过组织各项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学法用法考试,有效提升干警法律专业素质,打造过硬普法队伍。
开展普法活动 落实社会责任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办案既是履行职责的基本方式,也是最直接生动的法治宣传方式。全省各级检察机关把以案释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重中之重,检察官利用办案各个环节宣讲法律,及时解疑释惑。加强对法律文书的说理,让诉讼参与人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和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依据,特别是在不批捕、不起诉等容易引起被害人不满和不解的案件中,积极主动向被害人释法说理,做好被害人思想疏导工作,及时有效化解案件办理中的矛盾,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12月3日,清水县人民检察院组织检察干警到红堡镇周家村向群众发放宪法宣传资料。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结合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积极向发案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检察建议,促使发案单位提升法律意识,堵塞管理漏洞。在公诉环节,由公诉人在每一次出庭支持公诉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落实公开质证原则,做好案件的释法说理;在庭审现场,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现场的方式,加强检察机关与代表委员联络沟通,拓宽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让普法贯穿于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
创新普法形式 增强普法实效
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以新媒体形式向公众开展普法宣传,包括及时推送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原文及解读,在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等关键节点,第一时间在三级院官方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推送社会热门案件的释法普法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公众对此类犯罪的警惕性,达到预防犯罪,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
将检察开放日作为对外展示检察机关职能和普法的重要平台,紧扣普法职责,举办各类主题的检察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实况体验新时代检察服务。2021年5月31日,省检察院举办了“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省教育厅等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生、家长、教师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窗口”作用,在向社会提供控告、刑事申诉、民事行政申诉等“一站式”综合检察便民服务的同时,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全方位提升普法宣传效果。(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甘政法 文/图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