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掷地有声

发布时间:2020-08-03 09:18:42     

利企惠民,“证明”变“承诺”

——金昌市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掷地有声

  今年以来 ,金昌市坚持把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重心。各级各部门以“利企惠民”为宗旨,以“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为目标,以“政府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不断扩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范围,规范承诺办理流程,加强全程督查指导,全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紧盯“一个目标”

  省政府提出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目标任务后,金昌市提出了市、县(区)政府同步落实“一个目标”的要求,即6月30日前,全市范围内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直接关系公民人身、重大财产安全的事项外,政府部门(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事项或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原则上能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要实行事项告知承诺制。

做到“两个到位”

  高起点谋划,安排部署到位。金昌市政府办明确全市梳理工作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市、县(区)司法局分别成立梳理工作小组,加强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落实。

  高质量推进,督查指导到位。金昌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成立由相关领导带队的督查工作组,深入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全面督促检查,有力推动了第一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公布进程。

破除“四个瓶颈”

  探索核查方式,打破“信息壁垒”。针对县区政府未建设本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积极推出现场核查、部门协查、容缺受理等多种核查方式。

  开展联合惩戒,冲破“部门局限”。针对市级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问题,市政管办、市发改委主动联系工程师,在执法监管平台加插程序,实现失信被处罚后黑名单在政务服务网上审批时及时推送。

  形成工作合力,击破“系统循环”。针对公安、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卫健系统通过上级部门摸索的经验,不仅仅支持系统内直接沿用,也鼓励其他部门通过窗口单位观摩、现场交流、集体座谈等形式借鉴使用,共享试点成果。

  借鉴试点经验,突破“地区差异”。对比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已公布目录清单上的差距,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与嘉峪关市相关部门联系,加强横向沟通,逐步扩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范围。

力图“五个改变”

  持续减证便民,“减”出行政活力。“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取消证明事项497项,精减率达26.7%。取消材料要件3724件,减幅达69.7%,部分业务实现了“零材料”办理。

  加快项目审批,“优”化市场环境。第一批公布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目录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和市场主体经营事项推行力度,住建、卫健、交通部门实行承诺事项24项,占第一批公布事项的50%,告知承诺制的实行为全市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注民生保障,“服”务特殊群体。各级人社、民政等部门积极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低保等17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告知承诺制,简化办理要件,优化工程流程,事项惠及全市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低收入家庭等各类群体。

  利用数据共享,“助”推高频事项。金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批实现告知承诺制事项2项,因与税务部门、市人民医院实现完税证明和体检证明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1个月内使用承诺制办理事项1830件,是第一公布目录中唯一的高频事项,为金昌市推出高频事项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健全容错机制,“激”发工作动力。金昌市围绕“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优化营商环境基调,在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中,实行容缺受理,以告知承诺事项为重点,由重前置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着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