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清水县,街头巷尾多了骑手之家工会驿站,外卖骑手可随时换电休息,成为街头温馨的场景。
前不久,清水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在日常履职中发现,街头的外卖骑手们为赶时间,冒雨奔波的身影格外匆忙,部分骑手为避免订单“超时”扣款、担心“差评”影响收入,频繁出现逆向行驶、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
经调查,检察官发现有的骑手每天“上线”时长超12小时,长期处于疲劳接单状态,安全隐患突出。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平台企业与外包公司之间权责划分模糊,导致骑手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保缴纳不规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劳动纠纷,骑手维权常常陷入“找不到责任主体”的困境。
清水县人民检察院在充分调查取证、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深入研讨后,牵头相关部门召开工作磋商会,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共同为外卖骑手撑起“保护伞”。
“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是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收到检察建议后,牵头部门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日,清水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回访时看到,外卖骑手在送完外卖后,都会到骑手之家工会驿站休息。目前,已开展慰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0余人次,发放暖“新”礼包20余份,医护人员定期到骑手之家工会驿站开展健康义诊,提供健康咨询。平台企业、外包公司对外卖骑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场次,平台企业与法律志愿服务团队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安全和法律知识小课堂8场次,累计覆盖骑手200余人次,从“源头”提升骑手的安全意识与维权能力。
“检察建议不是‘一纸文书’,而是要带着民生温度落到实处。”清水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跟进监督,通过回头看、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等方式,确保骑手们的“安全弦”始终紧绷、“权益伞”时刻撑开,让每一位奔波在街头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暖与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张娇 翟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