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钱袋子”筑牢安全屏障
——西峰检察构建全链条防治体系守护“夕阳红”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陈蓉霞 高瑛
作为守护老年群体权益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西峰区检察院以“精准打击、温情救助、源头治理”为轴心构建全链条防治体系,通过扎实举措为老年人筑牢“钱袋子”安全屏障。近期,该院一名员额检察官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精准办案:以司法刚性斩断诈骗链条
“存1万元每月利息到账500元,一年期满归还本金!”庆阳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提高养老服务”为幌子虚假宣传,致使800余名老年人的1900多万元积蓄面临损失风险。西峰区检察院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介入侦查,迅速启动“快立快查、精审细判、追赃挽损”全流程机制,组建专项办案组全力攻坚。
办案组深入剖析从虚假养老项目包装、针对老年人的诱导式营销,到资金流转的“借新还旧”的诈骗套路,梳理出“宣传—吸资—转移资金”犯罪链条,最终形成闭环证据体系,精准指控犯罪,织密刑事追责法网。今年3月,法院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16名被告人10年至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温情救助:以司法温度抚平受害创伤
“我把全家的积蓄都投进去了,现在对子女、对老伴都不知道如何交代,生活已经看不到希望了。”在一起涉养老钱诈骗案件中,一位老年受害者声泪俱下地向检察官倾诉。
为有效缓解老年受害者的心理压力,西峰区检察院构建“法律帮助+经济救助+心理疏导”三位一体帮扶体系,以司法温情助力受害老人走出创伤阴霾。
承办检察官对前来了解案情的受害老年人,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用心用情做好情绪安抚;对存在听力、视力障碍的老人,专门提供手语翻译、文字材料放大版等便利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组织干警上门开展询问、听证等工作。同时,针对生活困难的老人,积极申请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老人渡过难关。截至目前,该院已为3名受骗的生活困难老人争取到司法救助金。
源头治理:以协同共治筑牢反诈防线
西峰区检察院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构建“全领域宣传+多部门协同”的源头防范体系,织密老年群体反诈防护网。
该院打造“靶向式”宣传模式,主动开展“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进集市、进家庭)防范养老诈骗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以高发养老诈骗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度揭露“养老返利”“投资养老项目”“医保报销代办”等诈骗套路,引导老年人识别“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等陷阱。同时,积极联动公安、法院,推进“三官”进家进站法律宣讲,全力提高老年人抵御诈骗的“免疫力”。
下一步,西峰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涉老案件办理机制,完善协同共治体系,让“检察蓝”成为守护“夕阳红”的最可靠屏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