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完全贴合实际办案场景,不仅要‘懂法’,更要‘会用法’,每一个判断都关系到未成年人权益的切实保护。”武威选手沈蓉在笔试结束后说道,“这既是考验,也是对平时工作的一次全面复盘。”
决赛现场。省检察院供图
9月21日,第四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拉开序幕。42名来自全省各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参赛选手齐聚兰州,历经笔试、策论、答辩、法治宣讲等多轮实战比拼,以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未检检察官“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使命,以赛提能锻造全省未成年人检察过硬队伍。
淬炼高质效办案的“专业硬功”
9月22日至23日,竞赛相继展开笔试与策论考核。笔试环节采用“模拟实战办案”模式,选手需依据模拟案卷,精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完成文书撰写与案件分析,全面检验其未检综合履职的专业硬功。翌日的策论环节则以闭卷手写形式进行,围绕“如何落实高质效办案要求,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将理论思考与一线经验相融合,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策论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站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全局,为破解现实难题提供可行思路。”兰州选手王豆豆分享感悟,“通过这次写作,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仅要办好个案,还要推动未成年人系统性保护。”两场考核深度考察了选手的专业功底与洞察力。
笔试现场。省检察院供图
锻造护苗未来的“临场智慧”
9月24日全天,答辩环节在省检察院五楼检委会会议室进行。选手们针对一起多名未成年人盗窃案,围绕未成年人分级处遇、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综合履职等问题,结合办案实践深入分析,最终进行10分钟答辩,既考验理论功底,更检验临场应变与逻辑表达能力。
“答辩像一场‘突击测试’,必须快速抓住问题关键,用专业回应守护未成年人的期待。”庆阳选手高娜霞表示,“评委的提问让我意识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要兼顾法律严谨性与未成年人保护特殊性,这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彰显新时代未检的“法治温度”
9月25日上午,竞赛进入了决赛环节。经过前期环节选拔,10名选手脱颖而出,在“模拟校园课堂”的场景中,围绕“初二女生被欺凌”主题,以该校法治副校长身份,向学校老师、家长开展15分钟普法宣讲。通过情景模拟,搭建起识别风险的演练场、通过数据案例,揭示出不良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法理与共情,传递法律的庄严尺度……选手们结合办案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为现场观摩人员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酒泉选手李晓雅赛后感慨地说:“检察机关开展法治宣讲,不仅要关注未成年人,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家长懂得监护孩子是一种法定义务,使老师明白提早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异常行为更是一种责任”。
这次竞赛不仅是对全省未成年人检察队伍专业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更为全省未成年人检察干警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共同提升的平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