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监督推动系统治理 兰州检察机关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9-24 17:19:28     来源:甘肃法治报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屈静)9月16日,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聚力民事生效裁判监督 以精准监督推动系统治理”为主题,在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今年以来,兰州市检察院紧紧围绕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作要求,以创新管理促进质效提升,在民事生效裁判监督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构建“一体两翼”监督新格局

今年1至8月,兰州检察两级院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受理量同比增长88.84%,占全市民事检察案件的66.12%,占全省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的27.5%……

在案件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兰州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检察担当,迎难而上,以实实在在的办案业绩展现了民事检察队伍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专业素养,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办案效率和质量,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改变率双双实现100%,充分展现了兰州民事检察工作的省会特色和显著成效。

面对案件数量激增、监督难度加大、生效裁判监督职能集中市院的“倒三角”结构性难题,兰州市检察机关多管齐下,整合两级院办案资源,构建了“市院以生效裁判监督为主责主业、基层院侧重审判程序违法与执行违法监督”的“一体两翼”差异化监督新格局,实现了民事检察工作的整体跃升。

精准发力,实现生效裁判监督新突破

强化调查核实,筑牢监督根基。兰州市检察机关坚持“以证据为核心、以事实为依据”的监督理念,建立“三必查”调查核实机制,即对当事人举证不能但影响案件关键事实认定的必查、对法院应当调查而未调查的必查、对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等违法情形的必查,确保监督根基牢固。通过调取银行流水、询问关键证人、委托专业鉴定等方式,获取新证据及直接导致案件改判的关键证据,为监督意见的提出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沟通—调解—引导”三位一体监督解纷模式。兰州市检察机关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实现检法、检民信息互通,对拟监督案件推行“三见面”工作法,通过查阅原审卷宗、回访审判人员等方式,全面还原审判情境评估监督必要性,并为监督解纷奠定基础。完善“检察和解”平台,充分运用听证、调解、司法确认等手段,促成矛盾实质性化解,减少程序空转,提升群众获得感;创新“诉讼引导”机制,对存在另诉可能的案件,建立“监督评估+诉讼指引”工作模式,引导当事人先行诉讼,根据结果再定监督策略。

构建“监督—反馈—预防”闭环机制,推动检审良性互动。兰州市检察机关通过扎实的调查核实和新证据的获取,还原民事案件客观真实,促使法院对民事检察监督的认识发生根本转变,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纠正的转变,大量精准监督案件获改判。

重塑优势,激发基层检察监督新动能

交办赋能,构建“三统一”标准化指导体系。针对基层检察院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少、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兰州市检察机关构建“市院交办+基层承办”协同监督机制,强化市院指导,对交办案件实行证据审查标准、法律适用尺度、监督文书格式“三统一”标准,确保案件质量。同时,依托基层院贴近群众、熟悉社情等优势,重点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协调属地部门配合、做好当事人释法说理三项工作。建立“线索移送+协同调查+结果反馈”上下一体化协作体系,实现了市院精准指导与基层深度调查的互补。

数字赋能,共同探索虚假诉讼监督新路径。兰州市检察机关聚焦各类虚假诉讼“重灾区”领域,充分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选虚假诉讼监督案件线索。针对发现的批量线索,市检察院成立专案组,统一办案思路,规范办案标准,对关键证据指导补正,对复杂案情牵头调查,有效解决了基层院取证难、思路受限等问题,实现了民事检察监督规模、质量、效率、效果的有机统一和全面提升,为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兰州经验”和“兰州样板”。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