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检察监督办理一起借款纠纷诉讼案

发布时间:2025-09-05 12:00:35     来源:法治甘肃网

穿透“公司面纱”维护司法公正

民勤检察监督办理一起借款纠纷诉讼案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近日,一起因64万元扣款引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终于有了公正的结果。在民勤县检察院深度介入与“穿透式”审查下,当事人妄图利用公司独立人格混淆债务关系的企图被识破,一系列错误判决得以纠正。

2016年,民勤县一家公司向工商银行某支行借款200万元,另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以个人身份为此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银行从担保人实际控制的公司账户扣划64万元结清本息。谁料15个月后,被扣款公司起诉银行储蓄合同侵权,称“未经同意扣划64万元”,一审法院支持了这一诉求。

银行为追回这笔被认定“不当扣划”的款项,起诉借款公司及担保人。案件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担保人竟以“担保期已过”成功脱责。

2023年初,银行向民勤县检察院申请监督。面对30多册堆积如山的案卷,检察官紧紧抓住“为何15个月后才起诉”“还款资金来源为何与担保方紧密相关”两大关键疑点,沿着资金流向深入追踪,逐一调取原始凭证,终于揭开了案件的真相——200万元借款实际流入了担保人控制的公司,还款资金不仅来源于该公司账户,还有担保人亲属账户,关键转账凭证上有担保人私人印章,银行柜员也证实是担保人亲自办理还款。

原来,所谓的“64万元损失”,不过是担保方为填补私人债务漏洞,利用控制公司之便,将自己应承担的担保还款伪装成银行侵权行为,企图借司法判决达到转嫁债务的目的。

找准问题关键后,民勤县检察院直击初始错误判决,明确指出其将“合法担保还款”错判为“储蓄侵权”、忽视担保人双重身份等严重问题,并依法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023年底,法院再审撤销初始错误判决;2024年11月,基于该错误判决产生的后续判决也被撤销,银行当初的扣款行为最终被认定为合法担保清偿。

办案检察官表示,这起案件给基层司法敲响了警钟,面对涉公司纠纷,务必要穿透“公司面纱”,看清行为本质,避免被虚假法律关系误导,从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维护金融秩序和司法公正。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