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事检察提供精准指导——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来甘巡讲侧记

发布时间:2025-08-29 09:17:07     来源:甘肃法治报

  “‘小案’里面有政治,每一个案件都是‘天大的事’,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政治、连着民心,只有用心用情办好,才能守住民心。”

  “民事检察部门要以‘如我在诉’办好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件,从细微处积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

  8月26日,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来甘巡讲系列业务讲座首场宣讲在省检察院会议室拉开序幕。

  在3个多小时的讲授中,最高检民事检察厅副厅长、二级高级检察官肖正磊围绕民事检察主要职能及其发展历程、为什么要加强民事检察、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民事检察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从传统的生效裁判结果监督、审违监督、执行监督到常态化开展虚假诉讼监督、依法规范支持起诉工作;从如何加强业务管理,高质效办案,到构建协同融合履职的工作格局。课程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观点鲜明,既讲理论、原则又讲方法、路径,既提出问题又指出解决对策,为推动、提升全省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准指导,对在民事检察领域全面把握和落实“三个善于”,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启发作用。

  思想的火花,在聆听与思考中碰撞。讲座结束后,干警们意犹未尽,围绕授课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专题授课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层面,深刻分析了民事检察的主要职能及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加强民事检察的具体举措,令我受益匪浅,业务和案例的融合更是让我对如何抓好主责主业,提升工作质效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我将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投身于民事检察工作。”武威市人民检察院三级检察官助理李靖雯说。

  和着雨声,午后,巡讲团成员不顾奔波劳顿,赶赴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会议室开始宣讲。

  山东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张蕾以《关于几类常见疑难复杂经济网络犯罪案件的办理》为题进行授课,并针对民事检察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业务答疑。

  “张蕾主任围绕刑行交叉案件、刑民交叉案件、网络犯罪案件三类15个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内容包含刑事案件涉土地使用权、涉税、涉食药等情形的办理,合同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审查要点等多个方面,案例丰富、体系完整,我和同事们都很受启发。”兰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袁睿说道。

  除在课堂上开展集中答疑外,兰州市检察院还根据干警需求,分业务条线设置三场答疑交流会,全市两级检察院干警结合办案实际,从刑事检察、行政检察、未成年人检察三个方面出发,积极向最高检巡讲团寻计问策。

  “核准追诉案件中认定追诉时效延长沿用的是‘以人立案’还是‘以事立案’?”“在加大调查核实力度的前提下,所办理的诉讼监督案件仍存在难以发现监督点的客观现状,对此应当如何应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涉及隐私信息,获取有难度,在开展数字检察工作时,如何能更好运用模型提高涉未成年人监督点,加强社会治理?”……面对干警们抛出的一个个实际问题,巡讲团成员结合最新司法政策和办案经验,给予了细致专业的解答,既有实践要点的系统传授,又有司法理念的深层引领,力求通过一个问题引申解决一类问题。

  “巡讲团老师对于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给予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特别是关于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构建智能筛查体系的应用,让我们在办案时有了新思路,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兰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康清参加完答疑交流会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