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检察通过精准监督与多方协同
靶向破解二次供水监管衔接难题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杨洋)近年来,嘉峪关市检察院以“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精准监督与多方协同,靶向破解二次供水监管衔接难题,为群众饮水安全筑牢司法防护网。
二次供水是高层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场所对公共供水储存、加压后输送至用户的供水模式。《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二次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运营。嘉峪关市检察院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排查发现,全市二次供水单位均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与法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办案检察官走访查明,全市二次供水单位均按卫健部门指导,定期清洗设备并检测水质,但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却被告知本地业务暂停办理,少数单位甚至对办证要求不知情。进一步核查显示,症结在于办证需提交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而部分楼宇因建设年代久远,加之卫健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文件无法提供,最终造成全市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审批全面停滞。
针对这一监管难题,嘉峪关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聚焦历史遗留问题破解与部门职责衔接达成共识。随后,检察机关向卫健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摸排二次供水单位情况、严格落实许可制度,并联合住建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破解涉水产品批准文件缺失等问题。
收到检察建议后,卫健部门迅速联合住建部门部署整改:在日常监管基础上全面摸底排查,组织专项培训详解法规要求、办证流程及水质管控标准;主动对接住建部门查阅早期建设档案,协调补充证明材料,攻克文件缺失难题;卫健、住建、房产服务部门联合签订《二次供水多部门监督管理联动机制》,明确许可审批、日常监管、应急处置等职责,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检查机制,实现监管无死角。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二次供水单位均合规取得卫生许可证。6月,检察机关联合卫健部门“回头看”显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历史遗留的办证难题彻底解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