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法律也能这么酷!”近日,白银区检察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40余名中小学生。当天,区检察院联合街道办举办“童聚一夏·法护成长”暑期法治夏令营活动,用沉浸式体验把纸面上的法条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护身符”。
一踏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区,同学们就被“圆桌法庭”吸引:没有高高的审判台,检察官、孩子、家长、社工围桌而坐,像在聊一场“家庭会议”。
  检察官介绍:“圆桌审判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司法温度,也提醒参观者——法律不只是惩戒,更是保护。”
往里走,情绪宣泄室里传来阵阵笑声。孩子们戴上拳击手套,对着智能橡胶人“哐哐”几下,压力值瞬间清零;隔壁沙盘室,10岁的李雨桐把“校园”摆进沙盘,又悄悄在角落放了一个“超人”。
“超人代表检察官,他会保护我。”她小声说。
心理咨询师记录下这一幕,作为后续心理评估的线索。
最热闹的环节是“未保法”乐园闯关。检察官把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设计成六站任务卡:在“网络保护站”,孩子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亲历“游戏充值被骗”模拟场景,学会一键举报;在“校园安全站”,一起真实欺凌案件被改编成剧本,同学们抽签扮演受害者、旁观者和检察官,现场“开庭”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如果下次遇到同学被欺负,我知道该怎么固定证据、向谁求助了!”六年级学生王梓涵扬起刚刚盖满通关印章的“法治护照”,成就感满满。
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遭遇网络诈骗三步自救法是什么?”“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算不算欺凌?”十道情景题抛出,小手林立。答对的同学领到“法治小卫士”徽章,没抢到的则围着检察官“加题”,不肯散场。
白银区检察院检察长吴永鹏表示,这场夏令营是“检察开放日+心理减压+互动闯关”的首次尝试,下一步将把内容打磨成“菜单式”法治课程,覆盖全区中小学,实现“孩子点单、检察官送课”,让法律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长明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