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于欢欢)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入驻县区综治中心的部署要求,兰州市检察机关强力推进入驻综治中心工作,推动检察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区)综治中心及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实现检察入驻,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50余人次,移送监督线索269条。
强化机制建设,夯实履职基础
兰州市检察机关将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各院通过制度完善、部门协同筑牢履职根基。市检察院积极配合政法委对和解案件范围及检调对接程序等作出规范。城关区检察院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与司法、民政、劳动监察等部门建立“一窗受理、分类转办、协同处置”机制,实现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西固、永登等院联合同级政法委、司法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的实施意见》,明确检察机关在综治中心的职责定位,细化法律监督、信访接待、司法协作等职能清单。
聚焦矛盾化解,推动纠纷源头化解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机关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前端介入预防纠纷升级,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提前介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易发问题,通过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方式,参与调解纠纷298件,化解成功率超过90%。皋兰县检察院围绕重要时段及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关键节点,全面摸排涉诉涉法矛盾隐患,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台账”,加强分析研判,做到未雨绸缪,源头治理。中端联动促进多元解纷,加强与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构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实现群众诉求“一门受理、全域通办”。
延伸监督触角,维护司法公正
构建“检察+综治”履职格局,检察机关将四大检察职能“打包”入驻综治中心,拓宽监督线索来源。刑事检察监
督方面,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受理立案监督线索21条,发现漏捕、漏诉线索4条,提出抗诉1件;榆中县检察院针对“挂案”“积案”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清理久拖不决案件8件。民事行政监督聚焦民生领域,支持起诉67件帮助特殊群体维权,针对行政争议发出检察建议10件;其中,榆中县检察院协调相关部门为21位农民工追回工资47万余元,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深化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
结合基层群众实际需求,检察机关创新普法形式,举办法律讲座76场次、制作普法视频218个、发布案例分析文章19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西固区检察院在综治中心设立“法律咨询日”,解答群众法律问题。皋兰县检察院开设“综治中心法治直播间”,在线解答法律问题;永登县检察院制作“普法微动漫”,通过综治中心微信公众号推送,提升普法趣味性。靶向施策精准普法,对青少年群体,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举办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等,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农村群众,结合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开展专题普法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针对企业经营者,举办“送法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借助综治中心推广“兰检微共治”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公益诉讼线索”“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救助”“检察听证”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功能模块作用,累计解答群众问题240余次,在线收集企业涉法诉求27条,提供公益诉讼、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线索76条,受理线上控告、申诉和举报121件,提供“一站式”服务。兰州新区检察院借助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系统,对230余起案件进行调解。永登县检察院探索推行“数字赋能+多元协同+精准施策”三力融合工作机制,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有效拓展司法救助线索6条。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