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社区矫正期间擅自外出,真可能被重新收监!”近日,在凉州区黄羊镇司法所里,社区矫正对象张某盯着案例展板上的“教训”,频频点头。这场由检察官带来的警示教育,让“遵规守纪”四个字在他心里扎了根。
近期, 凉州区检察院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至看守所、司法所及社区一线,以“加强刑罚执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针对看守所、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场所和群体精准开展警示教育。检察官通过案例释法、法律答疑,以强有力的法治宣传教育筑牢司法公正最后一道防线。
警示教育发人醒
凉州区看守所的会议室里,检察人员组织监管人员系统学习刑事诉讼法、刑法、看守所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看守所内发生的反面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引导民警强化法治意识、规范意识和廉洁意识,推动监管工作依法规范开展。监管人员边听边记,不时举手追问细节。这场“定制化”警示教育不只是法条解读,更有模拟情景讨论。
“如果遇到在押人员情绪激动,该如何既规范执法又化解矛盾?”面对提问,检察官拿出刑事诉讼法小册子逐条分析。
走出会议室时,大家纷纷感慨:“以前觉得按经验来就行,现在才明白,每一步都得有法律依据。”
集中教育暖人心
与此同时,监区内的普法也在悄然进行。检察官走进监室,用直白的语言讲解“认罪认罚从宽”等政策。“我想知道上诉的流程……”一名在押人员小声提问,检察官当即拿出纸笔,一笔一画写下具体步骤。
这样的互动,让法治的温度穿透了铁窗。
“李某因未经批准外出打工,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张某多次不参加教育学习,收监执行……”武南镇司法所的院子里,检察官指着展板上的案例,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矫正对象站在烈日下,听得格外认真。
“我之前以为偶尔不报到没啥大事,现在看来真是侥幸!”矫正对象马某会后主动留下来咨询。检察官递给他一本社区矫正法手册,指着第23条说:“你看,这里写得明明白白,每一项义务都连着法律后果。”
以案释法解疑惑
“阿姨,您看这个手册,这里讲了检察院怎么监督监狱执法……”城区广场、乡镇(街道)社区,检察官们摆开展台,彩色的案例漫画前很快围满了人。
活动期间,宣传资料分发一空,咨询电话接连不断,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下群众的疑问。广场上的热闹,映照着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也让“刑事执行监督”这个专业术语,变成了大家能懂、能参与的事儿。
从高墙内的规范执法,到社区里的矫正教育,再到街头巷尾的普法互动,检察官们用脚步丈量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