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 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检察动能

发布时间:2025-06-13 13:03:16     来源:甘肃法治报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 聚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食 品药品安全、基层社会治理 等领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217件, 制发检察建议181份,为和 美乡村建设注入检察动能。

坚守检察初心 治理顽疾出实招

玉门市检察院聘请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农村人居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线索。

2024年8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某湿地内有农户取水灌溉农田的问题。玉门市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实地勘查、走访群众,了解到该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湿地,湿地周边农户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长期从湿地抽水,已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玉门市检察院依法向自然资源、水务、属地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相关部门督促经营主体拆除抽水设备5台,修复湿地面积20余亩,修复破损湿地围网近150米,同时协商解决了农户灌溉用水问题。

湿地河道内违法取水,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配套不到位,建筑生活垃圾无序处理,田间地头废弃农膜、农药包装袋乱堆乱放,村落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缺失……面对乡村治理“老大难”问题,玉门市检察院以专项监督为抓手,综合运用磋商、听证、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多元监督手段,推动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治理格局。

近年来,该院通过系列专项行动,督促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场所11处,清运农村生活建筑垃圾6500余方,清理处理废旧农膜150余吨,规范垃圾堆放点30多处,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场所22家,取缔违法取水口6处,有效防范了乡镇、村组潜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创新检察监督 协同联动常态化

“畜禽养殖排污、农村防风林带管护、建筑垃圾治理已成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需各方形成合力,共护美丽乡村建设。”在玉门市检察院开放日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峰提出建议。

玉门市检察院关注到相关问题后,针对农村危旧房改造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问题,对各乡镇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建筑垃圾倾倒河道、荒滩、湿地、草地问题较为普遍,随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7份,督促相关部门清理建筑垃圾点11处,清运建筑垃圾面积51200余平方米,设置垃圾倾倒点位9处。

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玉门市检察院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先后与市人大、市政协签订了协作机制,与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线索双向转送、联合评估、会商研判等措施。同时,借助执法办案、送法下乡开展公益诉讼普法宣传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局面。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王建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