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有温度 化解有力度 ——凉州检察推动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

发布时间:2025-05-12 10:41:22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以法治思维为笔,以民生需求为墨,在信访工作领域勾勒“接待有温度、化解有力度、治理有深度”的立体化图景。2024年以来,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标准化、实质化、溯源化“三化”机制为抓手,积极构建“信访接待-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31件,实现7日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办理答复率“双百达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温情窗口架起检民连心桥

凉州区检察院将规范化建设作为信访工作的“先手棋”,按照“流程闭环化、服务精准化”的思路,建立“窗口接访-权利告知-预约登记”机制,创新民事、控申检察官“双通道”接待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2024年,累计处理来信26件、来访87批次、网络信访18件,上级转办件16件,院领导包案办理29件。

在“企业家服务”专窗,就发生过这样一件暖心事。当地一家小微企业因合同纠纷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企业负责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凉州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企业家服务”专窗反映情况。民事检察官受理后,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最终帮助企业追回拖欠款项,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双机制啃下信访“硬骨头”

面对信访积案“骨头难啃”的痛点,凉州区检察院以“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为目标,探索出“检察听证+司法救助”双机制。2024年组织检察听证251场次,其中一起持续10年的土地补偿争议案令人印象深刻。

村民王某所在村庄因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与相关部门产生争议,十年间多次上访无果。凉州区检察院受理此案后,邀请人大代表、国土资源专家组成听证团公开评议。听证会上,各方充分发表意见,专家从专业角度解读政策,人大代表公正监督,最终以“阳光司法”解开当事人“心结”,促成争议圆满解决。

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

凉州区检察院坚持“治已病”与“防未病”并重,创新“反向审视+专项治理”模式。在一次侦查、检察、审判环节“全链条”反向审视中,检察官发现某类刑事案件在证据收集环节存在共性问题,随即对271件案件进行质量评查,针对1件国家赔偿案件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落实,有效规范了执法司法流程。

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该院深入37个基层单位督导走访。在走访某社区时,发现邻里纠纷类信访案件较多,便推动建立“三类信访”分级处置机制,将矛盾纠纷按照复杂程度分类处理,简单纠纷由社区调解组织解决,复杂问题由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处理。通过这一机制,该社区信访量同比下降40%。

记者手记

信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凉州区检察院的创新实践,既回应了信访群众“求公平、求正义、求安心”的合理诉求,也为推动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检察样本。从“标准化接访”到“实质性解纷”,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凉州区检察院以法治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在信访工作中书写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时代答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