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雨润青苗 ——嘉峪关检察开展“检护花蕾 与法同行”法治巡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5 15:25:57     来源:法治甘肃网

  当检察官化身“法治园丁”,用情景剧演绎安全边界,以原创儿歌传唱自护常识,一场覆盖全市幼儿园的法治“春雨”正滋润着未成年人成长的土壤。4月23日,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的教室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正在收获法治知识的礼物……这是今年4月以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检护花蕾,与法同行”主题法治巡讲活动现场的一幕。

初心如炬

沉浸式课堂点亮法治启蒙

  “小兔子的‘小秘密’藏在哪里?大黑熊的拥抱为什么让它害怕?”在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检察官的提问让孩子们争相举手。课堂上,童话情景剧成为法治教育的“活教材”——通过模拟“陌生人递零食”“不当身体接触”等场景,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识别危险信号,用稚嫩的声音喊出“不可以随便摸”“要告诉爸爸妈妈”的自护宣言。

  为让低龄儿童理解抽象法律概念,检察官团队创新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模拟、游戏互动、儿歌记忆、即时反馈等互动方式。这种“听得懂、玩得进、记得牢”的教学模式,让法治课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成长礼物”。

精准破题

“一校一策”破解宣讲难题

  面对全市47所幼儿园、超万名师生的覆盖需求,嘉峪关检察机关以“立体化布局、专业化攻坚”破解难题。

  “仅仅依靠未检干警的力量宣讲,的确有困难。”嘉峪关市城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杨淑梅表示,“未检干警既要兼顾办案,又要根据学校时间安排开展宣讲,在短时间内实现全覆盖宣讲,实非易事。”

  “法治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培育自我保护的‘根系’。”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辛玉林介绍。

  据了解,巡讲团由13名专业能力强、富有亲和力的年轻干警组建成两支专门宣讲团队,在每个社区设立“法治驿站”,每月开展“家长夜校”解析典型案例。4月以来,宣讲团队在全市47所幼儿园开展法治宣讲47场,受众超1万人。

长效守护

从“单一授课”到“系统工程”

  “为了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我们和市教育局、幼儿园的相关负责同志一起,前前后后做了很多的讨论和尝试。”嘉峪关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敏介绍说,“我们采用‘确立教学目标+问题导入+课堂讲授+童话情景剧展示+游戏互动+儿歌总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童话情景剧表演、游戏互动等方式深化法治课内容,有效解决幼儿可能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最终通过儿歌检察版《宝贝宝贝》深化记忆。”

  嘉峪关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干警齐琳回忆,制作检察版《宝贝宝贝》预防性侵害儿歌时,她们翻阅了近五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的性侵害案件的作案手法,最终将包含20个预防性侵害的防护常识融入儿歌。这首儿童喜闻乐见、知识覆盖面全的儿歌,在宣讲中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

  从晨光中的课堂到暮色里的备课,从情景剧的台词打磨到儿歌的旋律推敲,嘉峪关检察干警用“求极致”的态度将法治的种子埋进孩子心间。47场巡讲不是终点,而是“检护花蕾”工程的新起点。嘉峪关市检察机关以司法温度筑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不仅拓展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镌刻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深情守护。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