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4月23日,天祝县检察院组织法官、刑辩律师召开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会,围绕起诉书撰写、举证质证等实务问题辣味互评,通过“外部问诊”破解公诉出庭能力提升瓶颈。
“部分案件举证存在‘碎片化’问题,削弱了证据链说服力”“无罪辩护案件的争议焦点预判不足,导致庭审应变滞后”……座谈会上,法官从审判视角直击痛点,指出起诉书内容简化致指控重点模糊、庭前预案对辩方策略研判不深、多媒体示证应用率不足3类常见问题。律师建议,将“证据链逻辑图”纳入庭前准备标配,辩论环节需针对辩方观点构建“法律适用+情理阐释+案例支撑”三维回应模型。针对评议意见,三方现场敲定三项改进举措:建立“庭审复盘日”制度,每月选取典型案件开展“逐帧式”剖析,形成包含问题清单、整改时限、责任人和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台账;创新“检法律同堂实训”机制,提升公诉人临场应变能力;推行“智慧示证”标准化,制定《多媒体示证操作指引》,在重大案件中强制应用电子证据可视化展示,将示证耗时压缩30%以上。
“这次会诊不是‘挑刺’,而是构建‘监督+支持’的新型司法协作关系。”天祝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引入外部专业视角,倒逼公诉人从“程式化出庭”向“精准化指控”转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