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是“硬骨头”,是回应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近年来,庄浪县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指示精神,坚持公正执法,认真履职尽责,依法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不断优化接访服务、持续提升信访法治化水平,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恪尽职守严格履职
庄浪县检察院构建“党组领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明确受理、办理、答复、监督追责等各部门权责。推行“一案一卷”模式,对群众信访统一受理、分类导入,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群众信访均做到了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结果或进展答复,7日内回复率和3个月到期答复率均达100%。
同时,以“谁办案、谁负责”为抓手,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办案责任制,靠实办案检察官矛盾化解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减存量的同时控增量,对于符合院领导包案办理的首次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严格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对包案化解的信访事项专题研究化解,确保矛盾不上行、不转移。
公开听证彰显法治理念
“检察官同志,我真不是故意的,就是一时冲动……”今年2月,庄浪县检察院听证室内,一场特殊的检察听证会正在这里举行,犯罪嫌疑人老李低着头,语气中满是懊悔。
这是一起因邻里矛盾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犯罪嫌疑人老李和被害人老杨系同村村民,两户相邻。2024年12月,两人因停车问题而发生争吵,老李一时冲动将老杨打伤,导致老杨轻伤二级。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办案检察官陷入了沉思。如果简单地起诉老李,虽然能依法处理案件,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本着案件办理不能止于程序而结案,更要着眼社会效果的理念,办案检察官为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决定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依法暖心救助
“感谢检察官,你们的救助太及时了,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2024年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导致被害人柳某的儿子腿部残疾,经审查被告人无赔偿能力,庄浪县检察院走访调查后,立即成立司法救助小组,针对柳某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县民政部门、法院、司法局、县残联多方协调,积极沟通,第一时间解冻柳某养老金账户,对柳某家庭启动临时救助模式,办理低保,解除燃眉之急,并为柳某的儿子申请免费提供残疾辅助器具和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庄浪县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司法救助+多元帮扶”工作模式,将符合条件、有信访隐患的案件导入司法救助程序,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将当事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以司法救助“小切口”做好检察为民办实事“大文章”,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持续传递司法温暖,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