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动车在充电棚充电,安全又方便,没有必要从家里拉电线充电了。”近日,岷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邀请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参加居民小区消防安全“回头看”活动,居民对正在查看充电端口安全情况的检察官说。
消防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电动车“飞线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此,2024年12月,岷县检察院部署开展“居民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专项行动,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精准应用“消防安全隐患检察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发现部分小区配备的消防灭火器疑似为不合格产品,后经实地走访调查,证实部分老旧小区存在消防灭火器超过最大报废期限、消防身份信息明码查询无结果、灭火器配置数量未达法定标准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走访发现部分居民小区私拉电线50余处、“飞线”充电90余处以及未设立独立充电场所等问题线索。
岷县检察院迅速固定证据后依法立案,及时组织相关行政部门和属地镇政府召开公开宣告会,邀请人大监督、政协委员参加,集中送达检察建议4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履行主体责任。各单位就维护居民小区消防安全重难点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对共同推动居民小区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和消防责任落实达成共识。
检察建议发出后,办案检察官多次主动跟进监督。通过持续沟通探讨,检察官提出将此次整改与全县开展的“四大行动”、小区“十四乱象”专项治理相结合,该建议被采纳,各单位组织成立联合整治小组,开展联合专项治理。通过督促整改,开展“以车探路”夜间联合检查8次,发现安全隐患63处,下发整改通知单10余份,清理“飞线充电”259处,清除占用疏散通道违法行为96处;增设小区机动车停车位320余个、停车区域120处,建成小区自行车集中充电棚70个,充电端口1199个;设置83个灭火器并更新消火栓配套设备、更换36套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以及相关消防管道等;推动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印发通告500份,设置条幅、海报、公开栏和标识牌26处。从前蜘蛛网般的空中缆线没有了,映入眼帘的是有序的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
“我们将持续聚焦辖区消防安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优势,突出民生保护、破解整治难题,推动行政部门以‘疏堵结合’的治理模式,最大限度消除群众身边的各类安全隐患,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公共安全。”岷县检察院办案人员表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 涛通讯员 李文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